《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时间: 2025-01-14 00:21:47意思解释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原文展示:
忠鲠难为事,平生尽畏途。
如弦心自直,秀木势恒孤。
诏葬南陵道,神游北斗枢。
贵门传万石,馀庆在双珠。
爵位题龙旐,威仪出凤城。
路傍人泣送,门外马嘶迎。
万事非吾有,千悲是世情。
昔焉称夏日,今也谥冬卿。
窅然长夜台,举世可哀哉。
泉户一朝闭,松风四面来。
石碑填駮藓,珠服聚尘埃。
谁言辽东鹤,千年往复回。
白话文翻译:
忠诚和直言是难以成事的,平生我总是害怕前途的艰难。
如同弦乐的心弦自会保持直立,挺拔的树木总是孤独的。
诏令在南陵的道路上安葬,灵魂游荡在北斗的中心。
贵族之家传承着万石的财富,余庆留存于双珠之上。
爵位上题写着龙旗,威仪出自凤城之中。
路旁的人们泣不成声,门外的马儿嘶鸣迎接。
万般事情与我无缘,千般悲伤皆是世情。
往昔被称为夏日,今朝却被谥为冬卿。
幽深的长夜台,世人皆可感叹。
泉水的门一朝闭合,松风四面吹来。
石碑上满是苔藓,珠衣上聚满了尘埃。
谁说辽东的仙鹤,千年之后还会归来?
注释:
- 忠鲠:忠诚而直言不讳。
- 平生尽畏途:一生都对前路感到畏惧。
- 如弦心自直:比喻内心正直如弦。
- 诏葬:皇帝的命令安葬。
- 贵门:指权贵之家。
- 万石:形容财富多。
- 谥:古代对死者的封号。
- 窅然:深远而幽静。
- 石碑填駮藓:石碑上长满了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是唐代的诗人,生于公元709年,卒于公元763年。其诗风清新、音韵和谐,擅长表达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为挽歌,写于冯公去世之后,表达了诗人对冯公的哀悼与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冯公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中通过忠诚与直言的对比,揭示了在复杂的社会中,正直之人往往难以立足。使用“如弦心自直,秀木势恒孤”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正直者的孤独与无奈,极具哲理意味。
在描绘冯公的遗体安葬时,诗人提到“诏葬南陵道”,用简练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其地位的认可。接下来的“路傍人泣送,门外马嘶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冯公的敬仰与哀痛,生动地再现了送别的场景,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以“谁言辽东鹤,千年往复回”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永恒的追求,形成了富有哲理的圆融意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忠鲠难为事,平生尽畏途:表达忠诚和直言难以成事,且一生都感到害怕前途的艰难。
- 如弦心自直,秀木势恒孤:比喻正直的人往往孤独。
- 诏葬南陵道,神游北斗枢:描述冯公的葬礼与灵魂的归处。
- 贵门传万石,馀庆在双珠:指其家世显赫,财富丰厚。
- 爵位题龙旐,威仪出凤城:强调其高贵的地位与威仪。
- 路傍人泣送,门外马嘶迎:生动描绘送别场景。
- 万事非吾有,千悲是世情:感叹人与世事的无奈。
- 昔焉称夏日,今也谥冬卿:对比冯公生前与去世后的状态。
- 窅然长夜台,举世可哀哉: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泉户一朝闭,松风四面来:表现逝去后自然的静谧。
- 石碑填駮藓,珠服聚尘埃: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死亡的必然。
- 谁言辽东鹤,千年往复回:对永恒与轮回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弦心自直”,形象地表现了心灵的直白。
- 对仗:诗句的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石碑、松风等意象象征着时间和死亡的主题。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冯公的哀悼,表达了对忠诚、直言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了对生死的哲理性反思。
意象分析:
- 忠鲠:象征正直与忠诚。
- 秀木:象征孤独。
- 南陵道:象征归宿。
- 珠服:代表富贵。
- 松风:象征自然与静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陵”是指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
“如弦心自直”的意思是:
- A. 心灵的坚定
- B. 心灵的直白
- C. 心灵的孤独
- D. 心灵的悲伤
-
诗人用“千悲是世情”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人生的乐观
- B. 对人生的无奈
- C. 对人生的期待
- D. 对人生的迷惘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张说的挽歌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达了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逝者的哀悼,后者则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