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顾翁七十》
少习东鲁学,诗书执礼身。
晚膺西汉诏,孝弟力田人。
好语时依口,穷愁不上颦。
兰枝叶已茂,蔗境事方新。
莫惜如渑酒,将分太液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顾翁七十岁生日的祝贺和对其一生的赞美。诗人提到顾翁年轻时学习东鲁的学问,身心俱佳,晚年获得了西汉的诏书,体现了对孝道和劳动的重视。尽管生活中有时遭遇困苦,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如今兰花枝叶繁茂,甘蔗的丰收正当时,诗人劝顾翁不要吝惜美酒,准备分享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 东鲁:指的是儒家学派发源地,强调传统文化和礼仪。
- 西汉诏:指西汉时期的皇帝颁发的命令或诏书,表明地位和荣誉。
- 孝弟:指孝顺和友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价值观。
- 穷愁:形容生活的困顿和忧愁。
- 兰枝:象征高雅和美好。
- 渑酒:指的是美酒,常用作祝酒的象征。
- 太液津:指的是太液池,古代著名的水域,象征着丰饶与幸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及官员。他以诗文、散文和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闻名,尤其在诗词创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王世贞的诗风典雅,常常在作品中融入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世贞晚年,正值他的亲友顾翁七十寿辰之际。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赞美。
诗歌鉴赏
《寿顾翁七十》是一首充满祝福与哲理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顾翁的一生,通过描述其学识、德行和人生经历,展现了对老年生活的深切理解与尊重。首联“少习东鲁学,诗书执礼身”表明顾翁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接着的“晚膺西汉诏,孝弟力田人”则强调了他在晚年依然不忘初心、勤恳工作的品德。
诗中“好语时依口,穷愁不上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顾翁虽历经艰辛,却始终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传统文化中尤为重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兰枝叶已茂,蔗境事方新”则象征着顾翁的生活如兰花般茂盛,甘蔗的丰收代表着希望与富饶,寓意着未来的美好。最后的“莫惜如渑酒,将分太液津”不仅是对顾翁的祝酒,更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出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寿星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王世贞高超的诗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习东鲁学:指顾翁年轻时学习儒家经典,体现其学识渊博。
- 诗书执礼身:表明他在生活中遵循礼仪,尊重传统文化。
- 晚膺西汉诏:晚年获得皇帝的诏书,意味着地位的认可。
- 孝弟力田人:强调他在家庭中的责任和对工作的重视。
- 好语时依口:形容他善于言辞,与人交流时总是乐观。
- 穷愁不上颦:即使生活艰苦,也不让愁苦影响自己的表情。
- 兰枝叶已茂:比喻顾翁的生活富饶,象征美好。
- 蔗境事方新:比喻生活充满希望与新生机。
- 莫惜如渑酒:劝说顾翁不必吝惜美酒。
- 将分太液津:共同分享美好的时光。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和颈联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兰枝”和“蔗境”作为隐喻,传达顾翁的生活状态。
- 夸张:如“穷愁不上颦”,强调乐观态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赞美了顾翁的品德与成就,强调了乐观、勤奋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尊重与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枝:象征高洁、优雅。
- 甘蔗:象征丰收与希望。
- 渑酒:象征美好时光的共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世贞是什么时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明代
- C. 清代
-
“好语时依口,穷愁不上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愁苦
- B. 乐观
- C. 忧伤
-
“兰枝叶已茂”中的“兰枝”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美好生活
- C.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同样在庆祝与怀念中渗透对人生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写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王世贞的《寿顾翁七十》和李白的《将进酒》都涉及到对美酒的珍惜,但前者更注重对寿星的祝福和人生哲理的反思,后者则强调及时行乐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王世贞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对《寿顾翁七十》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