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泖塔因赠修塔住持自正》
时间: 2025-01-17 10:1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康会来江表,由拳已陆沉。五湖三亩地,千古一丛林。不坏金刚座,长抽碧玉簪。火齐摇塔杪,菡萏涌波心。汝有志公锡,何劳长者金。聚沙缘自昔,填海愿如今。一食分僧钵,三衣借客衾。鱼谙放生乐,鸟和讽经音。小缓庐山戒,篮舁日日寻。
白话文翻译:
康会(指盛会)来到江边,原本的拳头已经沉入陆地。五湖三亩的土地,千古以来只有一丛林。不坏的金刚座,长长的抽出碧玉般的簪子。火焰摇曳着塔尖,荷花涌动着波心。你有志向,公赐的恩惠,何必依赖长者给予的财富。聚沙是由于往昔,填海愿望在如今。一口饭分给僧人,三件衣服借给客人。鱼儿懂得放生的快乐,鸟儿和谐地吟唱经文的音调。小缓的庐山戒,篮子每天都在寻觅。
注释:
- 康会:盛大的聚会。
- 拳已陆沉:拳头比喻曾经的辉煌已沉没。
- 五湖三亩地:形容地域广阔。
- 金刚座:佛教用语,象征坚固不坏的道理。
- 汝有志公锡:你有志向,公给你的恩惠。
- 聚沙缘自昔:聚沙是积累的过程。
- 一食分僧钵:一碗饭分给僧人。
- 小缓庐山戒:庐山的戒律,小而易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明代诗人,字士祯,号季子。他以诗、文、词、曲皆擅长,尤其在诗歌上有较高成就。王世贞的作品常富有哲理,且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修塔过程中,因赠予住持而作,表达对修塔事业的赞美和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反映出作者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和对修道者的尊重。
诗歌鉴赏:
王世贞的《再题泖塔因赠修塔住持自正》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修行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思考。首句“康会来江表”引入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江边的和谐景象。接下来的“由拳已陆沉”则隐喻着过往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中对“五湖三亩地”的描写,既有地理的宽广,又象征着人的胸怀与理想。
在表达对修塔的尊重时,王世贞用“不坏金刚座,长抽碧玉簪”展现了佛教的坚韧和灵性。接下来“火齐摇塔杪,菡萏涌波心”则描绘了塔在火焰中摇曳的壮美景象,与荷花的涌动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自然景观与人类修行的和谐。
全诗在描写中富有哲理,尤其是“聚沙缘自昔,填海愿如今”的句子,传达了积累与改变的深刻道理。最后,诗人通过对僧侣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对佛教精神的赞美,强调了慈悲和共享的价值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康会来江表:盛会来临,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
- 由拳已陆沉:辉煌的过去已然沉没,暗示历史的无常。
- 五湖三亩地:宽广的天地,象征着胸怀与志向。
- 不坏金刚座:坚固的信仰与理想。
- 火齐摇塔杪:火焰与塔的对比,象征着生命与修行的动态。
- 菡萏涌波心: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波动相互映衬。
- 汝有志公锡:强调对有志者的尊重。
- 何劳长者金:富贵不如志向。
- 聚沙缘自昔,填海愿如今:积累与愿望的哲理。
- 一食分僧钵,三衣借客衾:分享与互助的精神。
- 鱼谙放生乐,鸟和讽经音:自然界对生命的理解与和谐。
- 小缓庐山戒,篮舁日日寻:日常修行与坚持的象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拳已陆沉”暗喻历史的流逝。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鱼谙放生乐”,赋予鱼类人性化的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观与修行生活的结合,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佛教精神的赞美,强调志向、分享与和谐的价值。
意象分析:
- 江: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历史的变迁。
- 塔:代表着佛教文化的象征与信仰的坚韧。
-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和谐,体现出生命的美好。
- 沙与海:积累与宏伟目标的象征。
- 鱼与鸟: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共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康会”指代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盛大的聚会
- C. 历史事件
- 答案:B
-
“金刚座”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坚固的信仰
- C. 物质享受
- 答案:B
-
“聚沙缘自昔,填海愿如今”表达了什么哲理?
- A. 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 B. 财富的积累
- C. 人生的无常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世贞与李白的作品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但王世贞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豪放之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王世贞诗文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再题泖塔因赠修塔住持自正》这首诗的意境、背景、以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