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送精卫赴法兼讯璧君夫人》
时间: 2025-01-09 02:15: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陵王 送精卫赴法兼讯璧君夫人
月痕碧。沧海鲛人似泣。长亭近休唱棹歌,只恐春声已难觅。江城又送客。谁遣梁鸿去国。君行矣,花外绿漪,凭共风帆送山色。云天远无极。剩倦侣凭栏,吹出玉笛。听风听水追行迹。怅曲终人杳,离樽犹满,拚教清泪堕瑶席。羁愁乱如织。堪忆。小楼侧。正海燕双飞,风送轻翮,巴黎到日荷花隔。值海上青鸟,问答消息。神州回首,念世变,待戮力。
白话文翻译
月光映照在碧蓝的海面上,似乎沧海中的鲛人正在泣泪。长亭之边,难以再唱起离别的歌,只怕春天的声音已难以寻觅。江城再次送别旅客,谁又派遣梁鸿远离故国?君啊,行走吧,在花外的绿波中,愿与风帆共同送你远去,映着山色的美丽。云天无边无际,剩下疲倦的伴侣倚栏,吹奏出玉笛的音符。听风听水追溯行迹,感慨曲终人杳,离酒樽仍旧满盈,唯愿清泪洒落在瑶席之上。羁绊的愁绪如同织物一般纷乱。想起那小楼一侧,正值海燕双双飞舞,微风送来轻盈的翅膀,隔着巴黎与日荷花。值此海上青鸟,问询消息。回首神州,念及世变,待我共同努力。
注释
- 鲛人:传说中的海中人,能泣出珠泪。
- 梁鸿:东汉文学家,以贬谪而闻名,象征离别与孤独。
- 绿漪:水面的波光粼粼,象征美丽与动感。
- 玉笛:用玉石制成的笛子,象征高雅的音乐。
- 瑶席:指高贵的席子,常用来形容聚会的美好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庚白,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作品多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风格细腻而感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亲友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惆怅和对未来的思索。时代背景下,社会变革频繁,诗人通过这种离别情感反映社会动荡。
诗歌鉴赏
这首《兰陵王 送精卫赴法兼讯璧君夫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开篇的“月痕碧”便设下了一个清幽而又哀伤的场景,月光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海面,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苦。紧接着提到“沧海鲛人似泣”,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一种强烈的共鸣。
“长亭近休唱棹歌”,在离别之际,唱歌的乐趣被无情的现实所吞噬,令人感到惋惜。诗中反复提到的“送客”与“去国”,不仅仅是离别的一个动作,更是对历史、对故乡的深刻思索,体现了对身份和归属的追问。诗人在描绘离别之时,运用“花外绿漪”的意象,渲染出一种美丽而又悲伤的旅程,似乎在预示着未来的艰辛与不确定。
此外,诗中的“云天远无极”与“剩倦侣凭栏”所传达的孤独感和无尽的思念,更是通过音韵的变化和节奏的起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音乐感和韵律美。尤其是在“怅曲终人杳”的一句中,诗人将离别的苦痛与对往昔的怀念交织在一起,令读者为之动容。
整首诗不仅是一段离别的抒情,更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正如最后的“待戮力”,在艰难困苦中,诗人依然保持着一份坚定与向前的勇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痕碧:描绘月光在海面上的映照,营造清冷的氛围。
- 沧海鲛人似泣:通过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表达深切的离别情感。
- 长亭近休唱棹歌:描绘在离别的长亭边,难以再唱起欢快的歌声。
- 江城又送客:再次送别友人,感受到无尽的离愁。
- 君行矣,花外绿漪:愿意在美丽的自然中送别友人,寓意希望与美好。
- 云天远无极:展现无尽的天空,象征着无限的可能与未来的渺茫。
- 怅曲终人杳,离樽犹满:感慨音乐结束后,人已不见,酒杯仍满,象征离愁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鲛人的泪与人的情感相联系。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如“海燕双飞”。
- 对仗:如“听风听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哀伤、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勇气,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海:代表广阔与无边的情感。
- 长亭:离别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回忆。
- 玉笛:音乐的象征,寓意离别的伤感。
- 青鸟:象征希望与消息,传递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鲛人”是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无聊
-
“长亭”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离别之地
- C. 旅游胜地
-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 A. 消极
- B. 积极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之涣
- 《离骚》 屈原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友情的珍惜和祝福,而林庚白的《兰陵王》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国家、时代变迁的深思,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提供丰富的古诗词背景与解读。
- 《现代诗人研究》:探讨近代诗人的创作风格与影响。
- 《诗词鉴赏指南》:提供诗词鉴赏的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