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浔酒》
时间: 2025-01-08 06:22: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溪碧。环抱西吴酿国。春波滑新泛绿醅,化作珍珠小槽滴。鹅黄好颜色。招得高阳醉客。茅檐外,青飐杏帘,明月清风两桥侧。壶觞感今夕。记少小评量,秦黍燕秫。醉乡日月头将白。恁满引村酌,曲生清味,凫花蚁蕊总不敌。有名士标格。岑寂。翠樽泣。只日吹袁丝,曾诩欢伯。诗仙俊赏难重觅。奈土锉愁煮,瓦盆狂吸。风流公瑾,酝籍处,更孰识。
白话文翻译:
溪水清澈,环绕着西吴酿酒之地。春波轻轻荡漾,刚泛起的绿酒,宛如珍珠般滴落。鹅黄的颜色真好,引得高阳的醉客纷至沓来。在茅檐外,青色的杏帘轻盈飘动,明月和清风在两座桥旁交汇。酒壶和酒杯触动了今夜的情感,回忆起少小时的品评,秦地的黍米和燕地的稻米。醉乡的日月渐渐变得苍白。让我们尽情地在村中畅饮,曲调清新,水鸟的花朵和蚂蚁的花蕊都无法与之相比。这里有名士的风范,宁静而致远。翠色的酒樽在泪水中闪烁。只是日子在袁丝中飘逝,曾经的欢聚难以重现。土锉煮酒的愁苦,瓦盆狂吸的喧嚣。风流的公瑾,酝酿的地方,谁能识得?
注释:
- 一溪碧:指清澈的溪水。
- 环抱:围绕、包围。
- 西吴酿国:指西吴地区,以酿酒闻名。
- 春波滑新泛绿醅:春天的波浪轻轻荡漾,刚刚酿成的新酒泛起绿色。
- 鹅黄:形容颜色,像小鹅一样的淡黄。
- 高阳醉客:指高阳地区的饮酒客。
- 茅檐:茅屋的屋檐。
- 青飐杏帘:青色的杏树帘子在风中轻轻摆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芬,清代诗人,以描绘山水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上饮酒作乐的风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大自然景色与饮酒的乐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的“一溪碧”勾勒出清澈的溪水,随后以“环抱西吴酿国”引入了饮酒的场景,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中对酒的描写,既有美酒的色泽、口感,又有醉酒后的愉悦氛围,体现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
诗中提到的名士、诗仙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往风流人物的追思与怀念。整体上,诗歌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思乡之情与对酒的热爱,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慨。诗歌的最后,提到风流公瑾,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思,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溪碧:描绘出初春的清新,象征着美好的开始。
- 环抱西吴酿国:西吴以酿酒闻名,暗示诗人置身于美酒之地。
- 春波滑新泛绿醅:春水轻轻荡漾,绿色的新酒象征着生机。
- 化作珍珠小槽滴:酒滴如珍珠,喻示着美酒的珍贵。
- 鹅黄好颜色:形容酒的颜色,如同小鹅,生动形象。
- 招得高阳醉客:吸引了来自高阳的醉客,表现出饮酒的热闹场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新酒比作珍珠,形象生动。
- 拟人:描绘自然景色时赋予其情感,使画面更富有生气。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饮酒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与清新的自然。
- 酒:代表欢乐、社交与人际关系。
- 月与风:象征宁静与清新,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 名士:代表着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阳醉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 A) 西吴
- B) 高阳
- C) 秦地
- D) 燕地
-
“一溪碧”中“碧”的意思是?
- A) 绿色
- B) 蓝色
- C) 清澈的水
- D) 深色
-
诗中提到的“风流公瑾”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周瑜
- C) 李白
- D) 杜甫
答案:
- B) 高阳
- C) 清澈的水
- B) 周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赵芬的《兰陵王 浔酒》更注重细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奔放的饮酒气氛。两者都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李白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