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父老》

时间: 2025-01-06 09:21:03

百二春光强半曛,逐臣今幸赋归云。

莺啼修竹声传好,蛙怒清波聒转纷。

且有潘舆堪娱日,已无陆橐可甘分。

扳辕夹道拖千缕,刘宠当年也断魂。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谢父老

作者: 黎遵指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百二春光强半曛,逐臣今幸赋归云。
莺啼修竹声传好,蛙怒清波聒转纷。
且有潘舆堪娱日,已无陆橐可甘分。
扳辕夹道拖千缕,刘宠当年也断魂。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光景只剩下了一半,今天我这位逐臣终于得以归来。
黄莺在修竹间啼鸣,声声传来美好的消息,
而蛙声在清波中怒吼,吵闹不休。
还有潘舆可以用来消磨时光,但再也没有陆橐可供分享。
扳着车辕在路边拖着千缕愁绪,刘宠当年也因此而断魂。

注释:

  • 逐臣:指被贬或流亡的官员。
  • 赋归云:赋,指赋诗;归云,意指回归故乡的感觉。
  • 莺啼:黄莺的啼鸣,象征春天的美好。
  • 蛙怒:蛙声怒吼,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喧闹。
  • 潘舆:潘江,古代著名的风景,常用于游乐。
  • 陆橐:指陆贾,古代的商人,隐喻失去商业的繁荣。
  • 刘宠:刘宠,汉代名将,因忧愤而死,此处引申为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遵指(约1560-1620),明代诗人,工诗文,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谢父老》是黎遵指在被迫离开故乡后,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之情。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士人悲苦的心态。

诗歌鉴赏:

《谢父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既有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又蕴含了诗人的忧伤与无奈。诗开头通过“百二春光强半曛”引入,描绘出春光的短暂与易逝,暗示人生的无常。随后,通过“莺啼修竹声传好,蛙怒清波聒转纷”,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种美好却与诗人的个人境遇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潘江美景的向往与对失去的陆贾的惋惜,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最后两句“扳辕夹道拖千缕,刘宠当年也断魂”则将个人情感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共鸣与反思。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二春光强半曛:春天的光景只剩一半,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 逐臣今幸赋归云:表示诗人作为逐臣,终于在春日回归故乡,感慨万千。
  • 莺啼修竹声传好:黄莺的歌声在修竹之间传来,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蛙怒清波聒转纷:蛙声震耳,传递出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喧闹。
  • 且有潘舆堪娱日:提及潘江的美景,表示希望能借此消磨时光。
  • 已无陆橐可甘分:失去商业繁荣的惋惜,表现了对物质生活的失落感。
  • 扳辕夹道拖千缕:用车辕拖着千缕愁绪,表达心中无尽的忧伤。
  • 刘宠当年也断魂:引述历史人物刘宠,抒发对人生悲剧的感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莺啼修竹”和“蛙怒清波”,形成音韵和谐。
  • 拟人:将蛙声描述为“怒”,使自然景象更具人性化。
  • 比喻:将“春光”与人生相比较,增加了诗的深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悲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生命与希望,代表美好的生活。
  • 莺与蛙:代表自然界的生机与喧嚣,反映诗人与自然的关系。
  • 潘舆: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与精神寄托。
  • 陆橐:隐喻失去的繁荣和财富,反映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莺啼”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春天的美好
    • C. 战争的悲惨
  2. 填空题:诗人通过“扳辕夹道拖千缕”表达了对__的感受。

  3. 判断题:诗歌中提到的“刘宠”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物。(对/错)

答案:

  1. B
  2. 愁绪
  3. 错(刘宠对人生感到悲伤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在春天中感受到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无奈,情感上与《谢父老》相似,但背景却更为悲壮。
  • 《静夜思》:李白在静夜中思念故乡,表现出对家乡的深情,与黎遵指的怀乡情怀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