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重联句》
时间: 2025-01-14 13:54: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颜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
颜真卿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皇甫曾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
皇甫曾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李崿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
李崿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陆羽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
陆羽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皎然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古代诗人的怀念和对诗歌的追求。诗中提到颜真卿的诗书如同陪伴康乐的君王,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崇敬。作者还描写了夜晚饮酒时的宁静与清晨的喧闹,传达出人生的孤寂与思索。同时,也回忆起古代的学问传承与个人的感慨,最后以皎然的身影与高峰的遥望结束,隐含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注释:
- 宪简:指古代的文书或诏书。
- 诗流横素波:意为诗的才华如同波涛一样涌动,表达了诗人的风采。
- 康乐:指的是古代的明君,象征着文人的理想归宿。
- 晨趋:早晨急忙奔赴,描绘了时光的流逝。
- 隐嵯峨:暗示在朦胧的雾中,山峦的轮廓显得更为深邃。
- 衲衣:指僧侣的衣服,象征清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其书法风格雄浑有力,行书和楷书皆有极高的造诣。诗作风格典雅,时常体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的时期,诗人与古代名家如皇甫曾、李崿、陆羽等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追忆与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七言重联句通过描写古代诗人和当代情景,展现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诗歌历史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到的历史人物,既是对前辈的崇敬,也是对个人在文学道路上的孤独感的反思。颜真卿将古代的文人情怀与自身的追求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自觉与责任感。此外,诗中使用的自然意象,如“寒枝”、“露鸟窠”,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更为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顷持宪简推高步:表示刚刚拿到文书,心中有着高远的志向。
- 独占诗流横素波:形容自己在诗歌领域的独特成就和风采。
- 颜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强调颜真卿的才华和对文人的深情厚谊。
- 谁能千里远经过:感叹能够理解这种深情的人是少之又少。
- 颜真卿诗书宛似陪康乐:将颜真卿的诗书与陪伴明君的情景相提并论。
- 少长还同宴永和: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超越了时光的局限。
- 皇甫曾夜酌此时看碾玉:描绘了夜晚饮酒的悠闲与思考。
- 晨趋几日重鸣珂:清晨的忙碌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皇甫曾万井更深空寂寞:表达了深夜的孤寂和对往事的追忆。
- 千方雾起隐嵯峨:描绘了雾气中的山峦,隐喻心中的迷茫与追寻。
- 李崿荧荧远火分渔浦:表达了对远方渔火的向往与思索。
- 历历寒枝露鸟窠:细致描绘冬天的寒枝和鸟巢,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希望。
- 李崿汉朝旧学君公隐:提及古代的学问传承与对师长的敬仰。
- 鲁国今从弟子科:指当今从事学问的学子,承载着古代的知识。
- 陆羽只自倾心惭煦濡:表现出对陆羽的仰慕与自谦之情。
- 何曾将口恨蹉跎:反思个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遗憾。
- 陆羽独赏谢吟山照耀:描绘了陆羽在山中吟唱的画面,显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坚守。
- 共知殷叹树婆娑:通过对树的描绘,表达对生命的感叹。
- 皎然华毂苦嫌云路隔:表达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遭遇的种种阻碍。
- 衲衣长向雪峰何:以对比结束,表达了对清净与理想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诗歌比作波涛,生动表达出诗人的才华。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上文人的回忆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浓厚的文化自觉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步:象征追求高远理想的决心。
- 素波:代表诗歌的流动与生命力。
- 寒枝: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雪峰:象征理想与清净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面哪一句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
- A. 顷持宪简推高步
- B. 颜真卿诗书宛似陪康乐
- C. 千方雾起隐嵯峨
-
诗中“皎然华毂”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理想
- B. 自然景物
- C. 人生的孤独
-
诗歌中提到的“陆羽”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 A. 书法家
- B. 茶圣
- C. 画家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与颜真卿:李白的豪放与颜真卿的沉稳形成对比,前者多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壮丽,后者则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文人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颜真卿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