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初晴》

时间: 2025-01-08 04:33:35

一湖绿水隔嚣氛,绿影波光漾石文。

山浸涟漪摇湿翠,鱼翔碧落戏纤云。

花枝夹径蝶回舞,屐齿寻幽苔印纹。

禽语钩辀惹人爱,特来岩曲倚亭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湖初晴
作者: 陈振家

一湖绿水隔嚣氛,
绿影波光漾石文。
山浸涟漪摇湿翠,
鱼翔碧落戏纤云。
花枝夹径蝶回舞,
屐齿寻幽苔印纹。
禽语钩辀惹人爱,
特来岩曲倚亭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初晴时的美丽景色。一片碧绿的湖水与喧嚣的环境隔开,水面上波光粼粼,映照着石头的纹理。山影在水中荡漾,湿润的绿意随着涟漪摇曳,鱼儿在碧蓝的天空下游弋,嬉戏于细腻的云朵间。花枝在小径旁,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木屐的脚印在青苔上留下痕迹,仿佛在寻幽探秘。鸟儿的啼鸣勾动人心,特别是我来到山岩的曲折处,倚靠亭子静静倾听。


注释:

字词注释:

  • 嚣氛:指喧闹的气氛。
  • 绿影波光:湖水的绿影与波光交错。
  • 山浸涟漪:山影在水中荡漾。
  • 鱼翔碧落: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弋。
  • 屐齿:木屐的鞋底。
  • 苔印纹:青苔上留下的印记。

典故解析:

“鱼翔碧落”常用来形容水清鱼游的意象,寓意宁静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振家,生于当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而闻名。其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语言清新,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陈振家游览西湖之际,正值初晴之时,满眼春色,因而创作了这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歌,意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西湖初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幅恬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中“绿水”、“波光”、“涟漪”等词汇不仅传达了视觉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水的灵动与清新。尤其是“鱼翔碧落戏纤云”,生动描绘了鱼儿在清澈水中自由游弋的场景,仿佛让读者也感受到了那片清凉的湖水。

此外,诗中花与蝶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屐齿寻幽苔印纹”则让人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仿佛在诉说着游览者的心情。一句“禽语钩辀惹人爱”更是点明了自然界的声音之美,鸟鸣声如钩,勾起人们对自然的无限向往。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湖绿水隔嚣氛:描绘湖水的宁静与周围喧闹的对比。
  2. 绿影波光漾石文:水面波光粼粼,映照出石头的形状。
  3. 山浸涟漪摇湿翠:山影在水中荡漾,湿润的绿意随波动摇曳。
  4. 鱼翔碧落戏纤云:鱼儿在碧蓝的天空下游动,嬉戏在细腻的云间。
  5. 花枝夹径蝶回舞:花枝间有蝴蝶飞舞,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6. 屐齿寻幽苔印纹:木屐在青苔上留下的印记,象征着一段静谧的旅程。
  7. 禽语钩辀惹人爱:鸟儿的歌声如钩,吸引了游人。
  8. 特来岩曲倚亭闻:特别来到山岩的曲折处,倚靠亭子聆听鸟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翔碧落”形象生动。
  • 拟人:鸟语“惹人爱”使自然具有生命力。
  • 对仗:如“绿影波光”和“山浸涟漪”形成对称。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水:象征生机与清新。
  • 波光:代表灵动与变化。
  • 涟漪:象征宁静中的微妙变化。
  • 鱼儿:代表自由与活力。
  • :象征美丽与轻盈。
  • 鸟语:代表自然的声音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绿影波光”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湖水的宁静
    • B. 石头的形状
    • C. 花的美丽
    • D. 山的雄伟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屐齿寻幽__印纹”,填入合适的字。

  3. 判断题:诗中有描绘春天的生机。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庐山谣》 - 李白

诗词对比:

  • 《西湖初晴》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着重于湖水的宁静,后者则通过月光和江水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更加诗意的氛围。

参考资料:

  1. 《中国现代诗歌史》
  2. 《唐诗三百首》
  3.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