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六》
时间: 2025-01-04 09:46: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丙戍秋兴八首次少陵韵 其六
作者: 钱仲联
军心明月大刀头,
凄绝关山戍鼓秋。
铙吹未腾辽海曲,
风声无奈八公愁。
死怜糜烂皆鸮鹤,
生苦诛求到鹭鸥。
百万残黎方迸命,
有人横槊看神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对明月和大刀的坚定信心,表现出在秋天的关山上,戍楼的鼓声凄凉。乐器声未能响起,辽阔的海曲也未能奏响,风声中夹杂着八公的忧愁。生死之间,死去的只剩下鸮鹤,生者却苦于被杀戮的命运,渴望能像鹭鸥一样自由。百万残存的百姓命悬一线,唯有一些人依然高举长矛,眺望着神州大地。
注释:
- 明月:象征光明与希望。
- 大刀头:指军队的武器,象征力量与决心。
- 凄绝:凄凉而绝望。
- 戍鼓:边防鼓声,表示警觉与防守。
- 铙吹:乐器声,表示音乐的缺失与哀愁。
- 八公:可能指代历史或神话中的人物,象征忧愁。
- 糜烂:形容衰败与破碎。
- 鸮鹤:象征死亡与孤独。
- 鹭鸥:象征自由与希望。
- 百万残黎:指百姓,表现战争带来的苦难。
- 横槊:高举武器,象征反抗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仲联,近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生于动荡年代,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动乱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军队的心态与百姓的苦难,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意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凉与无奈。开篇以“军心明月大刀头”引入,强调军队的士气与希望,紧接着却转入“凄绝关山戍鼓秋”,展现出战斗的残酷和戍楼的孤独。诗中通过乐器声的缺失,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后段描绘出生与死的对比,死者的孤独与生者的苦难,让人感受到深切的悲哀与无奈。而最后一句“有人横槊看神州”,则既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表达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期待。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上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现军队的决心与勇气。
- 第二句:描绘出关山的孤寂和秋天的凄凉。
- 第三句:音乐未能奏响,暗示心灵的失落。
- 第四句:风声中带着愁苦,表达对历史的无奈。
- 第五句:死去的生物象征着战后的惨状。
- 第六句:生者的苦难,渴望逃离厄运。
- 第七句:百姓生活的危机感。
- 第八句:最后的希望与信念,表现出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军心比作明月,寓意光明与希望。
- 对仗:如“死怜糜烂皆鸮鹤,生苦诛求到鹭鸥”,对比鲜明。
- 拟人:表现风声的无奈,使自然与人情相连。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既有对生命的珍惜,也有对自由的渴望,情感复杂而深刻。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希望与光明,代表着对未来的期待。
- 大刀:象征力量与勇气,表现军队的决心。
- 关山:象征艰难与孤独,反映战斗的环境。
- 鸮鹤与鹭鸥:对比生死,表现战争的惨痛与对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希望
C. 悲伤 -
“百万残黎”指的是谁? A. 士兵
B. 百姓
C. 官员 -
诗中“横槊”代表了什么? A. 绝望
B. 反抗与希望
C. 逃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关切。
- 李白《将进酒》:歌颂英雄气概与豪情壮志。
诗词对比: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与本诗中的“百万残黎方迸命”都反映出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未来的思考,尽管背景不同,但情感共通,展现出古代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