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时间: 2025-01-17 09:18:41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意思解释

晚晴

作者:李商隐 〔唐代〕

原文展示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白话文翻译

居住在这个城市的深处,俯瞰着城市的景象,春天过去了,夏天仍然感觉清新。
上天怜惜那幽静的野草,人世间却对晚晴情有独钟。
更添高阁,远远地高耸,微微地洒下小窗的明亮。
越鸟在树干上筑巢,归来时飞得更加轻盈。

注释

  • 深居:指居住得很深,远离喧嚣。
  • 俯夹城:俯瞰城市的景象。
  • 天意:上天的意志或情感。
  • 幽草:指生长在幽静处的草,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晚晴:指傍晚时分的晴天,给人以宁静之感。
  • 高阁:高大的楼阁,象征着高远的追求。
  • 越鸟:指越南的鸟,象征归来的游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细腻的情感、复杂的意象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常被称为“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多描写爱情、人生感悟及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政治隐喻。

创作背景

《晚晴》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正值唐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尤其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诗歌鉴赏

《晚晴》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相结合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深居的环境、季节的变迁和晚晴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深居俯夹城”一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的心态,仿佛在告诉我们,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繁华并不一定成正比。接下来的“春去夏犹清”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春天已经过去,但夏天的清新依然存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似乎在思考,尽管世事无常,但仍有一些美好的瞬间值得我们去珍惜。最后两句“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通过描绘鸟儿归巢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轻盈和自由的感觉,似乎在表达诗人对归属感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深邃,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深居俯夹城:诗人居住在城市的深处,俯视着城市的景象,表明他远离喧嚣,内心向往宁静。
  2. 春去夏犹清:春天已经过去,但夏天的气息依然清新,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3. 天意怜幽草:上天怜惜那生长在幽静之地的野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4. 人间重晚晴:人世间对晚晴的珍视,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
  5. 并添高阁迥:更添高阁,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和追求的向往。
  6. 微注小窗明:小窗透出的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7. 越鸟巢干后:越鸟在树干上筑巢,象征着归属感和安宁。
  8. 归飞体更轻:归来的鸟儿飞得更加轻盈,隐喻生活的宁静与自由。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增添诗的意境。
  • 拟人:天意似乎在怜惜幽草,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仍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思考,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草:象征着宁静、清幽的环境,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晚晴: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 高阁: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表现出诗人对高远目标的向往。
  • 越鸟:象征着归属感和自由,传达出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幽草”象征什么?

    • A. 宁静的环境
    • B. 繁华的城市
    • C. 生命的流逝
  2. “春去夏犹清”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怀念
    • B. 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 C. 对夏天的厌倦
  3. “越鸟巢干后”中的“越鸟”象征什么?

    • A. 游子归来
    • B. 离开故乡
    • C. 自由飞翔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晚晴》与杜甫的《春望》在题材上都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但李商隐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流露,而杜甫则多描写社会动荡带来的苦楚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