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时间: 2024-10-16 20:45: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唐)岑参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感叹世事难以预料,尤其是朋友身处军中。他自言读书有成,却为何不得不从军。曾经跟随李白的轻车出征,经历了艰难的西征,手持武器在月光下的山洞外,穿甲在昆仑以东。两次击败敌人,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视和认可。十年的战斗,仿佛只换来一条性命,万里征途犹如飘浮的蓬草。如今面容因战尘而苍老,衣裳在边风中显得脆弱。忽然在轮台下重逢,心中坦诚相待。我们饮酒赏春草,弹棋听夜钟。如今我将回到龟兹,手臂上仍悬挂着角弓。一路向旅馆行去,孤身骑马随飞鸿而行。孤城倚靠大沙漠,海风迎面而来。四月的寒意依旧,天山上雪花纷飞。君在贤明的将领手下,何必再为道路艰辛而泣?
注释
- 逐:追逐。
- 李轻车:指李白,轻车指轻便的马车。
- 月窟:月光下的洞穴。
- 擐甲:穿戴铠甲。
- 胡尘:战场上的尘土,指胡人或敌人的征战。
- 龟兹:古国名,今新疆地区。
- 匹马随飞鸿:形容独自骑马,像大雁一样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唐代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边疆的风光与士兵的生活,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岑参任职北庭时,与友人道别之际,表达了对战友的深情和不舍,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北庭贻宗学士道别》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诗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岑参身处边关,目睹了士兵的艰苦与无奈,他对战斗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渺小有着深刻的感受。开篇以“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引入,展现了对朋友的担忧与对世事的无奈。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他通过回忆往昔的战斗经历,表现出对战功的渴望与朝廷的冷淡,体现出对个人价值的思考。
诗歌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春草”、“夜钟”,又有战斗场景的回忆,如“荷戈”、“擐甲”,形成鲜明对比。诗的最后,岑参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暗示着他相信在贤主将的庇护下,终会有一朝展翅高飞的时刻。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整首诗在伤感之余,增添了几分光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事不可料:感叹世事难以预测。
- 叹君在军中:为朋友在军中而感到忧虑。
-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虽然读书有成,但为何要从军呢?
- 曾逐李轻车:提及曾跟随李白出征的经历。
- 荷戈月窟外:描写夜间的战斗场景。
- 两度皆破胡:强调自己曾两次打败敌人。
- 十年只一命:感叹十年征战只换来一条性命。
- 饮酒对春草:与好友一同饮酒,感受春天的气息。
- 今且还龟兹:决定返回故乡。
- 孤城倚大碛:描绘边疆孤城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 比喻:如“万里如飘蓬”,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
- 拟人:如“海气迎边空”,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战争的回忆与对友人的眷恋,表达了士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悲中有乐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尘:象征战乱与苦难。
- 春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苍穹: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读书破万卷”的意思是?
- A. 读书太多
- B. 读书有成
- C. 从军无奈
- 答案:B
-
诗人为何感叹“十年只一命”?
- A. 觉得命运无常
- B. 认为战斗无用
- C. 对未来感到悲观
-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君有贤主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期待
- B. 对友人的支持
- C. 对未来的希望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岑参与王之涣的边塞诗风格相近,均描绘了边疆的艰难和壮丽,但岑参的诗更富有个人情感,特别是在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思考上,显得尤为深刻。王之涣则更注重风景的描写和壮志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唐代边塞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