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看花》
时间: 2024-09-19 21:35: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青杨柳深深竹,雨里绛桃开一簇。羞将瘦蹇逐金鞍,着屐看花仍不俗。花枝净洗胭脂面,老眼惊如梦中见。已拚春色过三分,何止东风吹一片。只恐天晴是暮春,半随流水半成尘。淡烟芳草长于路,作意能来有几人。
白话文翻译
青青的杨柳和深深的竹林,雨中一簇绛红的桃花盛开。羞于让瘦弱的马匹追逐金鞍,穿着木屐看花依然不俗。花枝被雨水洗净,如同洗去了胭脂的面容,老眼惊讶地仿佛在梦中见到。已经准备好春色已过三分,何止是东风吹过一片。只怕天晴时已是暮春,花瓣一半随流水,一半化作尘埃。淡淡的烟雾和芳草长满了道路,有意来赏花的人能有几个呢?
注释
- 青青杨柳深深竹:形容杨柳和竹林的颜色和茂密。
- 雨里绛桃开一簇:雨中的绛红色桃花盛开。
- 羞将瘦蹇逐金鞍:羞于让瘦弱的马匹追逐金鞍,比喻不愿随波逐流。
- 着屐看花仍不俗:穿着木屐看花,依然不俗气。
- 花枝净洗胭脂面:花枝被雨水洗净,如同洗去了胭脂的面容。
- 老眼惊如梦中见:老眼惊讶地仿佛在梦中见到。
- 已拚春色过三分:已经准备好春色已过三分。
- 何止东风吹一片:何止是东风吹过一片。
- 只恐天晴是暮春:只怕天晴时已是暮春。
- 半随流水半成尘:花瓣一半随流水,一半化作尘埃。
- 淡烟芳草长于路:淡淡的烟雾和芳草长满了道路。
- 作意能来有几人:有意来赏花的人能有几个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基(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雨中赏花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赏花人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中赏花为背景,通过对杨柳、竹林、绛桃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丽。诗中“羞将瘦蹇逐金鞍”一句,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保持独立品格的情怀。“花枝净洗胭脂面”和“老眼惊如梦中见”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花枝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两句“淡烟芳草长于路,作意能来有几人”则抒发了诗人对赏花人的期待和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青杨柳深深竹:描绘了杨柳和竹林的茂密和青翠。
- 雨里绛桃开一簇:雨中的绛红色桃花盛开,形成鲜明对比。
- 羞将瘦蹇逐金鞍:羞于让瘦弱的马匹追逐金鞍,表达了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感。
- 着屐看花仍不俗:穿着木屐看花,依然不俗气,保持独立品格。
- 花枝净洗胭脂面:花枝被雨水洗净,如同洗去了胭脂的面容,形象生动。
- 老眼惊如梦中见:老眼惊讶地仿佛在梦中见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已拚春色过三分:已经准备好春色已过三分,表达了春光易逝的感慨。
- 何止东风吹一片:何止是东风吹过一片,强调了春光的短暂。
- 只恐天晴是暮春:只怕天晴时已是暮春,表达了时光流逝的忧虑。
- 半随流水半成尘:花瓣一半随流水,一半化作尘埃,形象地描绘了春光的消逝。
- 淡烟芳草长于路:淡淡的烟雾和芳草长满了道路,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 作意能来有几人:有意来赏花的人能有几个呢?表达了诗人对赏花人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花枝净洗胭脂面”,赋予花枝以人的情感。
- 对比:如“青青杨柳深深竹”与“雨里绛桃开一簇”形成色彩对比。
- 象征:如“半随流水半成尘”象征春光的消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赏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赏花人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独立不群的品格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青杨柳:象征生机与美丽。
- 深深竹:象征宁静与深邃。
- 雨里绛桃:象征春日的生机与美丽。
- 瘦蹇:象征不愿随波逐流。
- 金鞍:象征世俗的追求。
- 花枝净洗胭脂面:象征自然之美。
- 老眼惊如梦中见:象征对美的惊讶与感慨。
- 淡烟芳草:象征宁静与悠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羞将瘦蹇逐金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随波逐流 B. 不愿随波逐流 C. 对金鞍的羡慕 D. 对瘦蹇的同情
-
“花枝净洗胭脂面”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的最后一句“作意能来有几人”表达了什么? A. 对赏花人的期待 B. 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C. 对道路的描述 D. 对芳草的赞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春光易逝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
诗词对比:
- 杨基《雨中看花》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春光易逝的感慨,但杨基的诗更加细腻,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杨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