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 题所绘丛筱次清真韵》
时间: 2025-01-04 10:2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湖在眼,万玉动林扉。
碧黏落蕊,红湿浅空,秋上罗帏。
寒袖宽,昔梦远,墨花影里。
一襟幽事谁知。蓦凄其。
湘妃坠泪凝斑。依依恨染春期。
欲约窗前络纬,唱彻家山,织就新辞。
风满纸,客路渺星河雁又稀。
白话文翻译:
放眼望去,五湖四海尽收眼底,玉石般的清波催动着森林的门扉。
碧绿的水珠粘附着落下的花蕊,红色的雨水湿润了浅蓝的天空,秋天悄然降临在罗帏之上。
宽大的寒袖中,昔日的梦境似乎遥远,而那墨色的花影却依然存在。
那一襟幽深的情事,谁又能知晓呢?忽然感到凄凉。
湘妃的眼泪凝结成斑点,满怀的恨意染上了春天的气息。
我想约你在窗前聆听那络纬的鸣唱,唱遍故乡的山水,谱成新的词句。
纸上风满,远行的道路渺茫,星河中大雁又稀疏了。
注释:
- 五湖:指广阔的水域,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心境。
- 万玉:形容湖水清澈如玉。
- 林扉:指森林的门扉,意喻自然的入口。
- 碧黏:形容水珠的颜色和粘稠感。
- 罗帏:轻薄的帷幕,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气息。
- 寒袖:形容衣袖的宽大,暗示凉意和孤独。
- 湘妃:传说中的湘妃,为了爱情而泪流不止,象征忧伤。
- 络纬:一种蝉鸣,象征着夏日的结束和秋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宗颐,近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通晓多种学科,尤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书法和艺术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他的诗歌常常结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四园竹》作于饶宗颐晚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诗中蕴含着对秋天的感慨与对过往的回忆,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四园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开篇“五湖在眼,万玉动林扉”便以广阔的自然景观引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碧黏落蕊,红湿浅空”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的氛围。接下来的“寒袖宽,昔梦远,墨花影里”则将诗人的思绪拉回到过去,反映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此外,湘妃的泪水、窗前的络纬鸣唱,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不仅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还有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流畅的美感,而在内容上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融合,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湖在眼,万玉动林扉:描绘广阔湖泊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碧黏落蕊,红湿浅空:通过色彩的对比,渲染秋天的气息。
- 寒袖宽,昔梦远: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孤独感。
- 墨花影里:暗示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襟幽事谁知:感慨内心深处的秘密无人知晓。
- 蓦凄其:突显出诗人突如其来的伤感。
- 湘妃坠泪凝斑:引入湘妃的典故,象征着忧伤。
- 依依恨染春期:表达对春天的怨恨与思念。
- 欲约窗前络纬:渴望与人分享美好时光。
- 唱彻家山,织就新辞:希望创造新的诗篇,表达对故乡的热爱。
- 风满纸,客路渺星河雁又稀:感慨旅途的渺茫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玉动林扉”,用玉比喻湖水的清澈。
- 拟人:如“墨花影里”,赋予花影以情感。
- 对仗:如“碧黏落蕊,红湿浅空”,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过往情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湖:象征广阔的生活空间与内心的开阔。
- 湘妃:引入古代情感元素,象征着对爱情的执念与伤感。
- 络纬:象征夏天的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湘妃”是指哪个故事中的人物?
- A. 西施
- B. 王嫱
- C. 湘妃
- D. 貂蝉
-
填空题:诗中“碧黏落蕊,红湿浅空”描绘的是__的景象。
-
判断题:诗歌中提到的“家山”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对/错)
答案:
- C
- 秋天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地体现了对家人的关心与忧虑。
- 李白的《静夜思》:以月亮为载体,表达对故乡的深情,情感更加直接和浓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饶宗颐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