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二首 其一 怜蚿杂诗,读竟,媵以二词返之》

时间: 2025-01-01 14:17:50

风尘恧,着水复黏泥。

溷俗几闻人洗耳,无言惟见李成蹊。

落照晚烟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尘恧,着水复黏泥。溷俗几闻人洗耳,无言惟见李成蹊。落照晚烟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尘埃的景象,水面上又沾上了泥土。世俗的喧嚣中,听闻几人想要洗耳,但我无言以对,只能看到李成蹊在夕阳下的晚烟中低垂。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尘恧:指尘土飞扬的样子,形容环境肮脏。
  • 着水复黏泥:沾上水后又粘上了泥土,描绘了环境的恶劣。
  • 溷俗:指世俗的杂乱,无序的生活环境。
  • 洗耳:原意是洗耳以听,后指清静的环境。
  • 李成蹊:李成蹊为历史人物,通常指代有名望的人。
  • 落照晚烟低:夕阳落下,薄烟笼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气氛。

典故解析:

  • 李成蹊:历史上李成蹊为东晋时期的隐士,传说其隐居于山林,象征高洁与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风格多样,兼具儒雅与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对当时的世俗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鉴赏:

《江南好二首 其一》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对世俗的厌倦。开头“风尘恧,着水复黏泥”,从字面上看是描绘一种环境的肮脏,但实际上是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心浮躁的警醒。接下来的“溷俗几闻人洗耳”,则暗示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要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而“无言惟见李成蹊”则更进一步,李成蹊的身影成为了诗人心中理想的象征,他的存在提醒着诗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高洁的生活。最后的“落照晚烟低”,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在夕阳和薄烟中思考人生,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短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使得这首诗不仅具备了自然美感,更融合了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尘恧:描绘了一个环境的脏乱,暗示社会的混乱。
  2. 着水复黏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象征人心的复杂。
  3. 溷俗几闻人洗耳:引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反感。
  4. 无言惟见李成蹊:表达诗人对理想人物的仰慕,李成蹊的存在象征着高洁。
  5. 落照晚烟低: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诗人沉思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尘比作世俗的混乱。
  • 拟人:无言以对,展示诗人的内心挣扎。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清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尘:象征世俗的喧嚣与浮躁。
  • 水泥:暗示内心的困扰与不安。
  • 李成蹊:代表理想与高洁的追求。
  • 落照晚烟: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象征思考与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尘恧”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干净整洁
    • B. 肮脏混乱
    • C. 宁静优雅
  2. “李成蹊”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世俗的繁华
    • B. 高洁与理想
    • C. 生活的无奈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与姚华的作品,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感,而姚华则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内心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姚华研究》
  2.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3. 《中国古典诗词的大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