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
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
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天空下,宫殿显得格外鲜明,秋天的声音透过乐器传来,清脆悦耳。圣明的君主让人享受千年的欢乐,每一年都与今年相似。在明亮的月夜中,红裙飘舞,而碧色的宫殿则迎来了早秋的时节。真想在昭阳殿中宿夜,凉风习习,玉漏似乎也显得缓慢。
注释:
- 霁色:雨后天晴时的颜色,形容晴朗的天空。
- 鲜:明亮、鲜艳。
- 脆管弦:乐器的声音清脆。
- 圣明:指的是明君,贤明的统治者。
- 乐:快乐、音乐。
- 红裙:指的是女子的红色裙子,形象优美。
- 昭阳:指的是昭阳殿,古代宫殿中美丽的地方。
- 玉漏:古代计时的漏水器,指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昭阳殿:昭阳殿是古代皇宫中一个著名的殿堂,常用于举行宴会和文艺活动,象征着繁华与美好。诗中提到昭阳殿,反映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美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他的诗歌涉及爱情、田园、政治等多个主题,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这首《杂曲歌辞·小曲新词》是白居易在晚年创作的一组小曲,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宁静环境的追求。在诗中,诗人描绘了一个晴朗的秋天,暗示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秋夜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开头两句“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以清晰的视觉与听觉描绘出宫殿在晴朗天空下的鲜明与乐器声音的清脆,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好的秋夜。接下来的“圣明千岁乐,岁岁似今年”则抒发了对明君治国平安的乐观情绪,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兴盛的期盼。
尤其“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中,红裙与明月的搭配,营造出一种优雅而浪漫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期待着与美好生活的再次相遇。
整首诗以简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霁色鲜宫殿:描绘雨后初晴,宫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亮。
- 秋声脆管弦:秋天的声音通过乐器传来,清脆悦耳。
- 圣明千岁乐:赞美明君的治国之道,给人带来长久的欢乐。
- 岁岁似今年:每一年都享有同样的快乐,象征着稳定与繁荣。
- 红裙明月夜:夜晚明月下,女子穿着红裙,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 碧殿早秋时:碧色的殿宇在早秋的时节,显得格外清幽。
- 好向昭阳宿:期望在昭阳殿中过夜,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天凉玉漏迟:天凉了,时间似乎变得缓慢,带有一丝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霁色鲜宫殿,秋声脆管弦”,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红裙”“明月”“碧殿”等意象,营造出秋夜的美好景象。
- 拟人:如“玉漏迟”,将漏水器拟人化,表达时间流逝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宁静的秋夜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繁华岁月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霁色:象征着希望与明亮,代表着晴朗的未来。
- 红裙: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活力,带来浪漫气息。
- 明月:象征着清幽和宁静,代表着思念与向往。
- 碧殿:象征着高贵与优雅,代表着宫廷的富丽堂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 A. 雨天
B. 晴天
C. 雪天
D. 阴天 -
诗中提到的“昭阳”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个美丽的地方
C. 一个历史人物
D. 一种节气 -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 A. 惆怅与思念
B. 喜悦与热情
C. 忧伤与失落
D. 愤怒与不满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同样描绘了月夜的美丽,却多了一份孤独与饮酒的洒脱。
- 《春望》(杜甫):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白居易的乐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