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途中寒食
路傍寒食行人尽,
独占春愁在路旁。
马上垂鞭愁不语,
风吹百草野田香。
白话文翻译:
在寒食节的路旁,行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我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春天的忧愁。
骑在马上,手中鞭子低垂,心中忧愁无言以对,
微风吹拂,野外的百草散发着香气。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通常在清明节前的一天,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禁火食冷食。
- 行人尽:路上的行人已经走得差不多,暗示孤独的情境。
- 独占春愁:独自体验春天的愁苦,春天本是生机盎然的季节,但诗人却感到愁苦。
- 垂鞭:骑马时,手中的鞭子低垂,表示心情沉重。
- 百草:指野外的草木,象征生机与自然的芬芳。
典故解析:
寒食节最早源于纪念春秋时期的介之推,后来演变为禁火食冷食的节日,象征着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春愁”反映了诗人在这个特殊节日中,因孤独与思念而产生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内容闻名。其作品多涉及人情世态、民生疾苦,常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食节,正值春天,诗人或因身处旅途,独自感受到节日的冷清与孤独。春天的生机与节日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中愁苦的情感。
诗歌鉴赏:
《途中寒食》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期间的孤独与愁苦。开篇“路傍寒食行人尽”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构建出一种肃穆而凄清的氛围。诗人身处路旁,四周行人稀少,似乎在暗示着节日的冷清与世事的无情。接下来的“独占春愁在路旁”则进一步揭示诗人的内心状态,尽管是春天,万物复苏,但诗人却感受到深深的忧愁,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
“马上垂鞭愁不语”,诗人骑马而行,手中的鞭子低垂,似乎无法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无言的孤独。最后一句“风吹百草野田香”则通过自然的描写,增添了一丝生机与美感。但这种自然的美与诗人心中的愁苦形成对照,更加凸显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人在特定时刻的孤独与思考,表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路傍寒食行人尽:在寒食节的路旁,行人已然不多,暗示孤独与冷清。
- 独占春愁在路旁:独自感受春天的忧愁,春天本应是欢愉的季节,但诗人却感到苦闷。
- 马上垂鞭愁不语:骑在马上的诗人,手中的鞭子低垂,心中愁苦无言以对。
- 风吹百草野田香:微风拂过,野外的草木散发着香气,生机盎然,对比诗人内心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自然界的美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在节日中的生死思考。诗人以寒食节作为背景,表现了对逝去亲人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了深深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体现节日的氛围。
- 春愁:象征生命的矛盾,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忧伤形成对比。
- 百草: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与诗人愁苦的对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 A. 祭祖
- B. 迎春
- C. 吃冷食
- D. 赏花
-
诗中提到的“马上垂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忧愁
- D. 无聊
-
“风吹百草野田香”中“野田香”指的是什么?
- A. 花香
- B. 草香
- C. 土香
- D. 水香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与人生,但白居易的语言更为平易近人,情感更为直白;而杜甫的诗则往往蕴含更深的历史与社会思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