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时间: 2025-01-14 03:29:09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作者:李商隐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水静静地浸润着我的小院,梦中来访的几次已然变得稀少。
玄蝉已经离去,树叶在秋风中黄落,一棵冬青树下,等候的人还未归来。
城里已经很少认识的人,只有哀猿在啼叫的地方,那里有一扇木柴的门。
在沧江上,白天的樵夫和渔夫在路上,日暮时分归来,衣服上满是雨水。

注释:

字词注释

  • 悠悠:形容水流缓慢,意境悠远。
  • 墅扉:小院的门。
  • 玄蝉:一种蝉,象征夏天的结束。
  • 冬青:常绿树种,象征坚韧和不屈。
  • 城郭:指城外的地方。
  • 哀猿啼:猿猴的悲鸣,传达孤独和悲伤。
  • 樵渔路:樵夫和渔夫的归路。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哀猿啼”,表达了隐者的孤独感,常见于古诗中,象征着远离尘世的悲凉与寂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他以诗词的细腻和情感深邃著称,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商隐晚年,反映了他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感慨。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展现了李商隐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伤。开篇的“秋水悠悠”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孤寂的秋日图景,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而“梦中来数觉来稀”则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中提到的“玄蝉去尽叶黄落”,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隐喻着生命的消逝与时光的流逝。
而“一树冬青人未归”更是凸显了等待和失落的主题,冬青的常青象征着一种不屈的生命力,与隐者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城郭休过识者稀”,则表达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感受到人际关系的稀薄,愈加显露出他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描绘了樵夫和渔夫在归来的路上被雨淋湿的情景,这不仅是对隐者生活的另一种隐喻,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辛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水悠悠浸墅扉:描绘了秋天的水流缓慢地流淌,浸润着小院的门,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气氛。
  2. 梦中来数觉来稀:在梦中来访的次数越来越少,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3. 玄蝉去尽叶黄落:随着蝉的离去,树叶也随之黄落,暗示着夏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流逝。
  4. 一树冬青人未归:虽然冬青树常青,但等候的人却不再回来,突显了孤独和等待的主题。
  5. 城郭休过识者稀:表达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绝,城中认识的人已经很少,增添了孤独感。
  6. 哀猿啼处有柴扉:哀猿的悲鸣声中,远处有一扇柴门,象征着隐逸生活的孤寂。
  7. 沧江白日樵渔路:描绘了沧江上的樵夫和渔夫,一天的辛勤劳作即将结束。
  8. 日暮归来雨满衣:黄昏时分,樵夫和渔夫归来,衣服上满是雨水,暗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水比作宁静的情感,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 对仗:如“樵渔路”与“日暮归”形成了和谐的对比,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哀猿”以情感,强调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逃避,同时又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悲伤。通过秋水、冬青、哀猿等意象,李商隐深刻描绘了孤独与等待的主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宁静、流逝、时间的无情。
  • 冬青:象征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 哀猿:象征孤独和悲伤的情感。
  • 樵渔路: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劳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水悠悠”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孤独
    B. 宁静
    C. 激昂
    D. 悲伤

  2. “一树冬青人未归”中的“冬青”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坚韧与不屈
    C. 孤独
    D. 期待

  3.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主要以什么著称?
    A. 豪放
    B. 细腻与情感深邃
    C. 直白
    D. 夸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李商隐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情感表达,而王维则更偏向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心境的融合。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