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高楼中半夜酒醒的情景。诗人在六曲连环的屏风旁,看到翠色的帷幕。此时,灯光被掩盖,雾气弥漫,外面下着雨,月光明亮,诗人却对此毫无察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注释:
- 六曲连环:指的是一种形状的屏风,由六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环状的结构。
- 翠帷:翠色的帷幕,形容华丽的装饰。
- 酒醒时:指的是喝酒后醒来的时刻,通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 掩灯遮雾:掩盖了灯光,遮挡了雾气,表现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雨落月明:外面下着雨,月光依然明亮,这种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
典故解析:
该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高楼”、“酒醒”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孤独和思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细腻、婉约著称,擅长用隐喻和象征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商隐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他在官场上屡遭挫折,常常感到孤独与失望,这种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屏风》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考。诗的开头“六曲连环接翠帷”展现了一个华美而又封闭的空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高楼的夜晚,酒醒时的恍惚,给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感觉。掩灯遮雾,诗人对外界的隔绝,暗示了内心的迷茫与孤独。最后一句“雨落月明俱不知”,则将诗人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外界的雨月虽明亮,却与自己的内心世界无关,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考究,既有具体的空间描写,又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李商隐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曲连环接翠帷:描写了高楼中的屏风,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封闭的氛围。
- 高楼半夜酒醒时:强调了时间的静谧,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
- 掩灯遮雾密如此: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的隔绝,情感的封闭。
- 雨落月明俱不知: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外界的美景与他无关。
修辞手法:
- 比喻:屏风比喻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李商隐通过对夜晚高楼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无奈与迷惘。
意象分析:
- 屏风:象征内心的封闭与复杂。
- 月明:象征希望与美好,但与诗人无关。
- 雨:象征着外界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六曲连环”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屏风
- C. 一种花卉
- D. 一种饮品
-
诗人“酒醒时”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白天
- B. 夜晚
- C. 清晨
- D. 黄昏
-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对外界的感受是:
- A. 明亮而清晰
- B. 模糊而孤独
- C. 热闹而欢快
- D. 安静而宁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比较李商隐的《屏风》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感,但李商隐更加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而杜甫则更直接地表达对兄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