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项信水墨》
时间: 2025-01-04 07:04: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项信水墨
作者:方干 〔唐代〕
险峭虽从笔下成,
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桧知无朽,
挂壁高泉似有声。
转扇惊波连岸动,
回灯落日向山明。
小年师祖过今祖,
异域应传项信名。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虽然是用笔描绘的险峭山峦,但其精妙之处皆源自于画家的内心体验。那依云而立的孤独松树预示着它的长青不衰,挂在墙上的泉水画仿佛听得见流动的声音。轻扇一挥,波浪涌动,岸边随之起伏,而点亮的灯光映照着夕阳,山峦愈加明亮。小年时的师祖与如今的祖先,想必在异域中也应传颂着项信的名字。
注释:
字词注释:
- 险峭:形容山势陡峭,危险。
- 孤桧:孤独的松树,象征坚韧与长青。
- 高泉:高处的泉水,形容清澈的水流。
- 转扇:指用扇子扇动,引发波动。
- 落日: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的瞬间。
典故解析:
- 项信: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以其水墨画而闻名。其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象征着艺术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唐代诗人,字少云,号青溪。生于长安,活跃于晚唐时期,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方干对水墨画的欣赏之际,表达了他对画家项信艺术成就的钦佩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景象。
诗歌鉴赏:
《观项信水墨》是一首描绘山水画艺术的诗作,方干通过对画作的细致观察,传达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敬仰。诗中运用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山水画的奇妙与深邃。开篇“险峭虽从笔下成”即点明了画作的意境与技法,使得读者在欣赏画作时也能感受到艺术家的心灵之美。接着以“倚云孤桧”描绘出画中孤松的形象,象征着艺术的永恒与坚韧。此处的“无朽”不仅是对松树的赞美,更是对艺术长存的期盼。
随着诗句的展开,方干将画中“高泉似有声”的描写引入,生动地展现了画作的生动气息与灵动的灵魂,仿佛泉水流淌之声在耳边回响。转扇与落日的意象则交融了自然的动态美,使得整个画面不仅是静态的欣赏,更是动态的体验。
最后提及“小年师祖过今祖,异域应传项信名”,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艺术传承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艺术的崇高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险峭虽从笔下成:即使是险峻的山脉,最终仍是通过画家的笔触而成。
- 精能皆自意中生:画作的精妙之处,皆源自画家内心的感悟与创造。
- 倚云孤桧知无朽:那依云而立的孤松,象征着不朽的艺术。
- 挂壁高泉似有声:挂在墙上的泉水画仿佛有流动之声,生动有趣。
- 转扇惊波连岸动:轻扇一挥,引起波澜,岸边随之起伏。
- 回灯落日向山明:灯光与落日交相辉映,映照得山峦分外明亮。
- 小年师祖过今祖:提到历史的传承,强调艺术与文化的延续。
- 异域应传项信名:即使在异国他乡,项信的名字也应被传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倚云孤桧”,将松树比作艺术的象征。
- 拟人:如“高泉似有声”,赋予泉水以人的特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表现出唐诗的对仗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艺术的赞美,表达了对项信水墨画的敬仰与欣赏,展现了唐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艺术传承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险峭:象征着挑战与艺术的高峰。
- 孤桧:象征着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高泉:象征着清澈与生动的艺术表现。
- 转扇:象征着动态与变化,艺术的流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观项信水墨》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方干
- C. 杜甫
-
“倚云孤桧知无朽”中“无朽”指的是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艺术的长存
- C. 自然的变化
-
诗中提到的“项信”是指: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一位著名画家
- C. 一种画法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对比方干的《观项信水墨》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二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方干侧重于对艺术的诠释,而王维则将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这些书籍将为深入理解唐诗及其艺术形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