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一》

时间: 2025-01-06 09:11:32

帘外月,眉样玉沟斜。

断梦犹疑归去路,嫩寒时袭碧窗纱。

人影落灯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江南 其一
作者: 张恨水

帘外月,眉样玉沟斜。
断梦犹疑归去路,
嫩寒时袭碧窗纱。
人影落灯花。

白话文翻译

窗帘外的明月,像眉毛一样斜挂在玉沟里。
梦中断裂,依然怀疑着回家的路,
微寒的气息轻轻袭来,透过碧绿的窗纱。
人影在灯下,映落在花瓣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帘外月:窗帘外的月光。
  • 眉样玉沟:形容月光像眉毛一样,流畅而美丽。
  • 断梦:梦境中断。
  • 犹疑:依然犹豫、怀疑。
  • 嫩寒:轻微的寒意。
  • 碧窗纱:绿色的窗纱,象征温柔和清新。
  • 人影落灯花:人影投射在灯光下,映照在花瓣上,隐喻着孤独或思念。

典故解析:

  • :古代文人常以月亮象征思乡与孤独。
  • 灯花:灯下的花影,代表着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兆和,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细腻的情感,常以女性为题材,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忆江南 其一》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民众苦难之际,诗人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写,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一》是一首典雅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帘外月”引入,月光的清冷和窗帘的遮挡形成对比,暗示了作者内心的隐秘与孤独。接着“断梦犹疑归去路”,诗人似乎在梦中迷失了方向,无法回到家乡的情景,表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最后一句“人影落灯花”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将孤独感进一步加深,灯下的人影与花瓣的映照,犹如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外月,眉样玉沟斜:描绘了月光透过窗帘的景象,月光如眉,柔和而富有诗意。
  2. 断梦犹疑归去路:梦境的破裂让人感到迷茫,回家的路似乎变得遥远,让人犹豫不决。
  3. 嫩寒时袭碧窗纱:轻微的寒意透过窗纱袭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暗示内心的孤独。
  4. 人影落灯花:人影在灯光下的投射,既是静谧的美感,也隐喻着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眉毛,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句与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意象:通过“月”、“梦”、“寒”、“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美丽的情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乡与孤独,常常引发人们对过往的追忆。
  • 窗纱:象征柔和与隐秘,代表着内心的情感。
  • 灯花:代表短暂与美好,映射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帘外月”指的是什么? A. 窗帘外的阳光
    B. 窗帘外的月光
    C. 窗帘外的雨水
    D. 窗帘外的风声

  2. “断梦犹疑归去路”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怀念
    B. 迷茫
    C. 快乐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张恨水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思乡情,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白,而张恨水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柔和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张恨水全集》
  • 《现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