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羽后夜坐西斋》

时间: 2025-01-19 21:59:36

闲斋听钟坐,忧绪怅多端。

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

秋灯下木叶,夜艇隔风湍。

别后情萧索,方知旧会欢。

意思解释

送张羽后夜坐西斋

原文展示:

闲斋听钟坐,忧绪怅多端。
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
秋灯下木叶,夜艇隔风湍。
别后情萧索,方知旧会欢。


白话文翻译:

在清闲的书斋里,我静静坐着,听着钟声,不由自主地多了几分忧愁。
雨中急促的雁阵鸣叫,离人独自在江上感到寒冷。
秋天的灯下,木叶随风飘落,夜里的小船被急流隔开。
分别之后的情绪愈发寒冷,方才明白旧时相聚的欢愉。


注释:

  • 闲斋:清静的书房。
  • :指寺院或钟楼中的钟声,通常用以表示时间的流逝。
  • 鸣雁:雁叫,通常在秋冬季节迁徙时发声。
  • :急促,形容雁的叫声急促。
  • 离人:远方的朋友或恋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张羽。
  • 江上寒:在江边感到寒冷,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 秋灯:秋天的灯光,常用来烘托孤独和思念。
  • 木叶:树叶,秋天时常落下。
  • 夜艇:夜晚的小船。
  • 隔风湍:被急流和风隔开,形容艰难的相聚。

典故解析:该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更多是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1487年-公元1535年),字仲明,号静斋,明代诗人,著有《高启集》。其诗风清新,题材多样,常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风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高启送别友人张羽后的夜晚,表达了对离友的思念和孤独感。明代社会动荡,士人之间的友情与离别成为常态,这种背景加深了诗中的情感。


诗歌鉴赏:

《送张羽后夜坐西斋》是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作者在安静的书斋中,听着钟声,心中却涌起了忧愁,暗示了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接着,鸣叫的雁群和江上的寒风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离愁。秋灯下的木叶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夜艇被风湍隔开,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因离别而造成的疏远。最后一句“别后情萧索,方知旧会欢”,更是点明了离别后的思念和对往日欢聚的怀念,情感愈加深沉。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以自然景物为依托,细腻地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心理。通过这种写法,诗人不仅传递了对友人的思念,也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闲斋听钟坐":描绘作者在书斋中静坐,听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忧绪怅多端":表现出作者因思念而生的忧愁,情绪复杂。
    3. "鸣雁雨中急":雨中雁群的急促叫声,象征着急促的离别与孤独感。
    4. "离人江上寒":离别带来的寒冷,体现了对友人张羽的思念。
    5. "秋灯下木叶":秋天的氛围,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情景。
    6. "夜艇隔风湍":小船被风和急流隔开,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7. "别后情萧索":离别后的情感愈发萧索,孤独感加重。
    8. "方知旧会欢":经过离别才意识到过去聚会的欢乐,感慨万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现象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如“鸣雁”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闲斋”与“夜艇”,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人们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离别的无奈。
  • 鸣雁:代表友情的远离,象征孤独与思念。
  • 秋灯:照明与温暖的象征,反衬出内心的寒冷。
  • 木叶:生命的无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夜艇: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暗示着相聚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鸣雁”是在什么环境下发出的声音?

    • A. 雨中
    • B. 太阳下
    • C. 夜晚
    • D. 风中
  2. “别后情萧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疲惫
  3. 诗中“秋灯下木叶”所传达的意象是什么?

    • A. 欢乐
    • B. 寂寞
    • C. 生命的短暂
    • D. 友谊的长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高启的《送张羽后夜坐西斋》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而高启则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浓厚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高启研究资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