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金堤十里长,
榕阴倒影欲分江。
如今破后无人筑,
野草荒沙弄夕阳。
白话文翻译:
回想从前,金色堤岸延绵十里,
榕树的阴影倒映在水面,似乎要将江水分开。
如今堤岸已破,没人再来修筑,
荒草和沙土在夕阳下随意生长。
注释:
- 金堤:指的是用黄金或金色装饰的堤岸,这里用“金”字形容堤岸的美丽和宽广。
- 榕阴:榕树的树荫,象征着凉爽和宁静。
- 倒影:水面上的影像,传达出水的清澈和宁静。
- 无人筑:没有人再来修建,表达对昔日繁荣的怀念与现状的失落。
- 野草荒沙:自然生长的野草与沙土,象征着荒凉与无序。
典故解析:
“金堤”与“榕阴”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隐喻了曾经的繁华与生机。通过对比昔日的生机与如今的荒凉,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绍龄,明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抒情见长,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色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失望,揭示了社会变迁带来的落寞感。
诗歌鉴赏:
《忆昔》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改变。首联“忆昔金堤十里长”勾勒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堤岸宽广,象征着过去的繁荣与美好。而“榕阴倒影欲分江”则通过榕树的倒影,展现了宁静、和谐的自然状态,这种和谐仿佛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然而,转折在“如今破后无人筑”中显露,诗人用“破后”二字道出了时光的无情,昔日的繁华已被岁月侵蚀,堤岸的破败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失去。“野草荒沙弄夕阳”则通过夕阳下的野草和沙土,描绘出了一种荒凉感,令人不禁感叹时光流逝的无情和对美好往昔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事变迁、自然风景的思考与感怀,具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忆昔金堤十里长:回忆往昔,那金色的堤岸延绵十里,描绘出景色的壮丽。
- 榕阴倒影欲分江:榕树的影子在水中摇曳,似乎要将江水隔开,传达出一种静谧。
- 如今破后无人筑:如今堤岸已然破败,没人再来修缮,反映出社会的冷漠。
- 野草荒沙弄夕阳:夕阳下的荒草与沙土,象征着自然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和“今”的对比,表现时间的变迁。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榕阴倒影欲分江”,使得景象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 诗中通过对美好往昔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感慨,揭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失落。
意象分析:
- 金堤:象征繁荣与美好。
- 榕阴:代表宁静与和谐的自然状态。
- 荒草:象征失落与无序,反映现实的荒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堤”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繁荣
- C. 荒凉
- D. 忘却
-
“如今破后无人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希望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毛绍龄的《忆昔》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两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毛绍龄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