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晏制干二首》
时间: 2025-01-01 12:15: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陇西公府俱名胜,
元献曾孙号最贤。
玉陛新题翻墨榜,
金门旧事付青毡。
远游行橐诗千首,
退食高斋易一编。
再世起家调鼎鼐,
中兴榜样更蝉联。
白话文翻译
在陇西的公府中,名胜古迹众多,元献的曾孙被称为最贤良的人。新近在玉陛上题写的墨榜,记载着往昔金门的旧事,已经交给青色的毡子。远行时我携带着千首诗,退隐在高斋中却容易只编写出一篇。如今再度兴起的家族如同调鼎鼐一样,中兴的榜样更是接连不断。
注释
- 陇西公府:指陇西地区的公府,古代有名士集聚之地。
- 元献:指唐代名将李元献,后世对其后裔的称谓。
- 玉陛:指皇帝的御座。
- 墨榜:用墨书写的榜文,多指科举考试的榜单。
- 金门:指古代的一个地方或名胜。
- 青毡:用以指代记载往事的卷轴或文书。
- 行橐:行旅时携带的行囊。
- 高斋:指环境清幽的书房或隐居之所。
- 调鼎鼐:比喻掌握家业或调和事务。
- 中兴:指恢复或兴起的时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度正,字用之,号明远,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风雅致、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且善于运用典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经济文化逐渐复兴的时刻。度正以诗歌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追忆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反映了他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呈晏制干二首》通过描绘陇西公府的名胜古迹和抒发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展现了度正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自豪感。诗中“元献曾孙号最贤”一句,既是对李元献后裔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贤良之士的崇敬。接下来的“玉陛新题翻墨榜”,则表现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关注,暗含对历史荣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反复提及的“诗千首”和“易一编”,表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执着,尽管在隐退的生活中仍不忘追求文学的理想。在“再世起家调鼎鼐”中,度正以家族的兴起比喻对国家的期许,表现了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
整首诗韵律和谐,意象丰富,既有抒情又有议论,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陇西公府俱名胜:点明陇西地区的丰富文化底蕴。
- 元献曾孙号最贤:赞美李元献的后代贤良淑德。
- 玉陛新题翻墨榜:提到皇帝的新题榜文,象征着科举的荣耀。
- 金门旧事付青毡:历史的旧事被记录下来,表现出对过去的珍视。
- 远游行橐诗千首:表达了行旅中创作的热情。
- 退食高斋易一编:隐居生活的简单与诗意。
- 再世起家调鼎鼐:比喻恢复家族的荣耀。
- 中兴榜样更蝉联:希望传承与再兴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族的兴起比作“调鼎鼐”,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音律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的追忆与珍视,表现了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展现了诗人对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陇西公府:象征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 玉陛:象征权威与尊荣。
- 金门:象征历史的辉煌与荣耀。
- 青毡:象征记录与传承的媒介。
- 高斋:象征隐居的理想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陇西公府所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陇西
B. 长安
C. 洛阳
D. 成都 -
诗中提到的“元献”是指谁的后代? A. 李白
B. 李元献
C. 李时中
D. 李贺 -
“调鼎鼐”比喻什么? A. 诗歌的创作
B. 家族的复兴
C. 生活的安逸
D. 记载历史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度正的《呈晏制干二首》更加注重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表现出更深的历史感与文化自豪感;而李白则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二者在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