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葡萄》
时间: 2025-01-01 15:28: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葡萄
作者:陈霆 〔明代〕
凉入秋风惊枕簟。一架藤萝,搅碎闲庭院。
虬尾丝丝帘影乱。真珠拂地无人卷。
疑是嫦娥遗宝串。偷挂西窗,月下分明见。
浓酒未教醒夜半。醉乡不换凉州远。
白话文翻译
秋风凉意渐浓,惊动了我的枕席。
一架藤萝攀爬,打乱了我闲适的庭院。
藤蔓的影子摇曳不定,仿佛真珠散落在地无人收卷。
我怀疑这是嫦娥遗落的宝串,偷偷挂在西窗下,月光下清晰可见。
浓烈的酒香未能让我在半夜清醒,醉梦乡中不愿换回凉州的遥远。
注释
- 凉入秋风:指秋风带来的凉意。
- 枕簟:枕头和席子,指床榻。
- 藤萝:指葡萄藤,形容藤蔓攀爬的景象。
- 虬尾:指蜿蜒的形状,形容藤蔓的样子。
- 真珠:形容像珍珠一样的葡萄,生动形象。
- 嫦娥: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女,常与月亮和美玉相联系。
- 凉州:古地名,指今甘肃地区,常用来象征遥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于世,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藤萝和葡萄的景象,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与情感的寄托,反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忧伤的心境。
诗歌鉴赏
《蝶恋花·葡萄》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词,诗人借助藤萝和葡萄这一自然意象,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慨。开篇的“凉入秋风”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凉爽的季节,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情感变化。诗中描绘的“闲庭院”不仅是一个空间,更是诗人内心宁静、向往悠闲生活的象征。
“虬尾丝丝帘影乱”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藤萝的姿态,带有一种随风摇曳的生动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而“真珠拂地无人卷”则将藤萝的果实比喻为珍珠,既表现了葡萄的美丽,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寂。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叹息,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后半部分诗句“疑是嫦娥遗宝串”,将嫦娥的神话与自然景象结合,巧妙地赋予了葡萄新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最后一句“醉乡不换凉州远”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对远方的思念,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读来,既有自然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与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入秋风惊枕簟:秋风带来的凉意让人感到惊醒,暗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一架藤萝,搅碎闲庭院:藤萝的生长打破了原本的宁静,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打扰。
- 虬尾丝丝帘影乱:藤蔓的影子在摇曳,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表现了自然的灵动。
- 真珠拂地无人卷:葡萄如珍珠般散落,暗示美好事物的脆弱与孤独。
- 疑是嫦娥遗宝串:将葡萄与嫦娥的神话结合,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
- 偷挂西窗,月下分明见:西窗下的葡萄在月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象征着美好的瞬间。
- 浓酒未教醒夜半:即使喝了浓酒,夜半也无法醒来,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
- 醉乡不换凉州远:在醉梦中,不愿意回到遥远的凉州,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葡萄比作珍珠,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藤萝的影子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带有生命力。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韵律和谐,增强了阅读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藤萝和葡萄,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互动,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萝: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变化。
- 真珠:代表美好与珍贵,同时也暗示脆弱。
- 嫦娥:象征着理想与浪漫,连接了人间与神话。
- 月光:常被用来象征宁静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嫦娥”是哪个神话人物? A. 嫦娥是月宫的仙女
B. 嫦娥是人间的女子
C. 嫦娥是水中的神
D. 嫦娥是大地的化身 -
诗中的“浓酒未教醒夜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酒的赞美
B. 对现实的逃避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秋天的情感,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陈霆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时,陈霆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变化。
- 陈霆的葡萄 vs.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杜甫在思念中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