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9 21:45:23

地份天缘谁作判?

长记湖西,柳浪翻新燕。

芳径深深寒乍暖,遥山隐隐恩和怨。

十二阑干归棹晚,吹梦东风,梦逐东风转。

暗把花期重细算,今宵明月何人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十首 其四
作者: 周燕婷

地份天缘谁作判?长记湖西,柳浪翻新燕。
芳径深深寒乍暖,遥山隐隐恩和怨。
十二阑干归棹晚,吹梦东风,梦逐东风转。
暗把花期重细算,今宵明月何人管?

白话文翻译:

谁来判断这份缘分?我常常记得湖西的柳影和新飞的燕子。
芳香的小径在寒冷和温暖中交替,远处的山隐约中夹杂着恩怨情仇。
十二道栏杆下,归舟已晚,东风轻拂,梦随着东风而去。
我暗自计算花开的时间,今夜的明月又有谁来管它呢?

注释:

  • 地份:指地理和缘分。
  • 柳浪:柳树摇曳的景象。
  • 芳径:芳香的小路。
  • 寒乍暖:寒冷和温暖交替。
  • 隐隐:模糊而不清楚的样子。
  • 阑干:栏杆。
  • :划船用的桨。
  • 东风:春风,象征着希望和温暖。
  • 花期:花开的时间。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典故解析:

  • 柳浪:柳树常用作离别和思念的象征,此处暗含作者对过往的回忆与情感。
  • 东风:在古诗中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美好与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燕婷是当代诗人,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她的诗歌常常结合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可能是作者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与自然的深切联系,激发了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诗的开头用“地份天缘谁作判”引入,表达了对缘分的迷茫与思索,接着回忆湖西的柳影和燕子,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仿佛在诉说着逝去的时光与美好回忆。随后,作者通过“芳径深深寒乍暖”展现季节的变化,隐喻着内心情感的复杂。

诗中“十二阑干归棹晚,吹梦东风”则描绘了归舟的情景,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最后一句“今宵明月何人管”更是突显了孤独与思念,抒发了对花期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在整体构造上,诗歌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出一种凄美而又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地份天缘谁作判:提出对缘分的疑问,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 长记湖西,柳浪翻新燕:回忆美好时光,柳树与燕子是春天的象征。
    • 芳径深深寒乍暖:描绘自然的变化,象征内心的复杂情感。
    • 遥山隐隐恩和怨:远方的山隐约中流露出恩怨情感。
    • 十二阑干归棹晚:描绘归舟的情景,表现时光的流逝。
    • 吹梦东风,梦逐东风转:梦随着春风而逝,表现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暗把花期重细算:暗自计算花开的时间,流露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今宵明月何人管:表达孤独与思念,感叹无人关心自己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东风”比喻希望与温暖。
    • 拟人:如“梦逐东风转”,赋予梦以动感。
    • 对仗:如“寒乍暖”形成对比,增强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缘分的思索,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象征离别与思念。
  • :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希望。
  • :象征孤独与思念。
  • 东风:春天的象征,寓意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地份天缘谁作判”中的“判”指的是什么?

    • A. 判断
    • B. 判决
    • C. 判定
    • D. 判别
  2. “芳径深深寒乍暖”中“寒乍暖”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复杂的内心情感
    • C. 快乐
    • D. 忧伤
  3. 诗中“今宵明月何人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失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周燕婷的作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涉及对时光流逝与思念的深刻描绘;但周的诗更多地运用自然意象,李则更为直白与感伤。

参考资料:

  • 《当代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