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4:30:39

别离已惯何曾悔。

短蹇冲泥,那更貂裘敝。

自是饥驱宁得已。

凄风苦雨偏相戏。

晴光何日方开霁。

默坐支颐,压煞重云腻。

怪底小鬟能相忆。

扫晴娘向檐前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二
作者: 张令仪 〔清代〕

别离已惯何曾悔。短蹇冲泥,那更貂裘敝。
自是饥驱宁得已。凄风苦雨偏相戏。
晴光何日方开霁。默坐支颐,压煞重云腻。
怪底小鬟能相忆。扫晴娘向檐前系。

白话文翻译:

别离已习惯,何曾后悔过?即使是短小的鞋子在泥泞中奔跑,难道还能比得上那裘皮大衣的华丽吗?
自古以来,饥饿驱使着我又能如何?这凄风苦雨偏偏在我身边捉弄。
晴天何时才会来到?我默默地支着下巴,压抑着心中的烦闷。
奇怪的是,那个小丫鬟竟然能记得我。扫晴的姑娘在屋檐前系着绳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别离:指离别,分开。
  • 短蹇:短小的鞋子,形容简陋。
  • 貂裘:貂皮大衣,象征华贵。
  • 饥驱:饥饿驱使。
  • 凄风苦雨:形容恶劣的天气,暗示苦闷的心情。
  • 默坐支颐:静静地坐着,托着下巴,表现思考或沉思的状态。
  • 小鬟:小丫鬟,指年轻的女仆。
  • 扫晴娘:指负责打理晴天的女仆,可能暗指她的细心周到。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貂裘”象征了富贵与奢华,而短蹇则代表了困境与窘迫,形成鲜明对比。
  • “凄风苦雨”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悲苦的心境,体现诗人的多愁善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令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词作著称,风格多为细腻柔美。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离别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首《蝶恋花》作于张令仪身处世事变迁、情感纠葛之时,反映了他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别离已惯何曾悔”直接表达了对离别的习以为常,暗示了内心的无奈与沉重。接下来通过“短蹇冲泥”和“貂裘敝”的对比,突显了现实生活中的艰辛与奢华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

“凄风苦雨偏相戏”则加深了诗歌的悲情色彩,描绘了外界环境对内心感受的影响,表现出诗人对命运的不满与挣扎。接着“晴光何日方开霁”流露出对希望的渴望,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转而提到小丫鬟的记忆,既是温情的流露,也是对过去的眷恋,形成了情感上的层次感。

整首诗在表达离别、苦闷的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离已惯何曾悔:分离已经习惯,何曾有过悔恨,表明内心的麻木与无奈。
  • 短蹇冲泥,那更貂裘敝:短小的鞋子在泥泞中奔跑,难道比得上奢华的貂皮大衣,强调现实的困境。
  • 自是饥驱宁得已:这是饥饿的驱使,暗示生活的艰辛。
  • 凄风苦雨偏相戏:恶劣的天气仿佛在捉弄自己,表达内心的苦闷。
  • 晴光何日方开霁:期待晴天的到来,象征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 默坐支颐,压煞重云腻:静坐思考,内心抑郁,展现情感的压抑。
  • 怪底小鬟能相忆:小丫鬟能记得自己,带来一丝温暖与怀念。
  • 扫晴娘向檐前系:描绘小丫鬟的细心行动,增加生活的细节感。

修辞手法:

  • 对比:短蹇与貂裘的对比,强化生活的对立。
  • 拟人:凄风苦雨“偏相戏”,使自然环境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象征:晴光与重云的对比象征着希望与绝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心灵的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回忆的珍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挣扎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别离:象征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无常。
  • 短蹇:代表生活的艰辛与窘迫。
  • 貂裘:象征奢华与欲望,形成强烈对比。
  • 凄风苦雨:描绘内心的痛苦与遭遇的困境。
  • 晴光: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小鬟:代表温情与怀念的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貂裘”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穷 C. 忧伤

  2. 诗人在“默坐支颐”时表现出什么心情?
    A. 快乐 B. 沉思 C. 激动

  3. “凄风苦雨”这一意象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生活的单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了离别与思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离别的背景下,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风格更为豪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绪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选》
  2. 《清代文学研究》
  3. 《张令仪诗词集》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蝶恋花 其二》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