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赋元夕遇雨次俞紫芝韵》

时间: 2025-01-19 20:05:56

雨打上元灯。

无处邀朋。

何如窗下且瞢腾。

谩忆牙旗穿夜市,铁马春冰。

歌舞有人曾。

倦与争能。

越罗裁服换吴绫。

尽道先生归隐也,乌帽乌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打上元灯。无处邀朋。何如窗下且瞢腾。谩忆牙旗穿夜市,铁马春冰。歌舞有人曾。倦与争能。越罗裁服换吴绫。尽道先生归隐也,乌帽乌藤。

白话文翻译

这场雨打在元宵的灯笼上,让我无处邀朋好友。不如在窗下无所事事地发呆。随便回忆起当年在夜市上,牙旗飘扬的情景,还有铁马踏春的冰雪。曾经有过歌舞的热闹,如今却感到疲倦,争夺也无能为力。便把越国的绫罗衣服换成了吴国的绫绸。人们都说先生已经隐退于世,戴着乌帽,披着乌藤的衣袍。

注释

  • 元灯:元宵节的灯笼,象征着喜庆和团圆。
  • 邀朋:邀请朋友,指节日聚会的愉快。
  • 牙旗:古代的一种标志,通常与夜市的热闹有关。
  • 铁马春冰:形容春天的马儿在冰上行走,带有对往昔的怀念。
  • 越罗裁服:越国的丝绸衣服,指代华丽的服饰。
  • 吴绫:吴国的另一种丝绸,象征着变化。
  • 归隐:隐退,远离官场或喧嚣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凌云翰,元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其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擅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宵节之际,恰逢雨天,诗人感受到节日的孤寂与往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引发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浪淘沙 赋元夕遇雨次俞紫芝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回忆的词作。全诗以元宵节的雨景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在欢庆节日时的孤独与对往昔热闹生活的追忆。开头的“雨打上元灯”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氛围,却因雨的突袭而显得冷清,诗人无处邀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随后,诗人选择在窗下闲坐,发呆的状态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谩忆牙旗穿夜市,铁马春冰”一句,既是对往日热闹的怀念,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牙旗和夜市的景象,勾起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然而“倦与争能”则强调了对生活的疲惫感,暗示着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厌倦。

最后的部分,诗人提到“尽道先生归隐也,乌帽乌藤”,这不仅是对隐退生活的向往,更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通过对比华丽的衣服与隐退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合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打上元灯:描绘元宵节的灯笼被雨打湿,营造出节日的氛围,却因雨显得冷清。
  2. 无处邀朋:表达诗人因为天气原因而无法邀请朋友,体现出孤独感。
  3. 何如窗下且瞢腾:在窗下发呆,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迷惘与无奈。
  4. 谩忆牙旗穿夜市:随意回忆起往日的热闹,展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5. 铁马春冰:象征性地提到铁马踏春,暗含对往昔春光的追忆。
  6. 歌舞有人曾:曾经的歌舞场景,反映出诗人对热闹生活的向往。
  7. 倦与争能:表达诗人对竞争与争夺的疲惫感,渴望远离纷扰。
  8. 越罗裁服换吴绫:对服饰的转换,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选择。
  9. 尽道先生归隐也:提到隐退的生活,反映出对简约生活的向往。
  10. 乌帽乌藤:乌帽和乌藤的衣袍象征着归隐的淡泊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雨打上元灯”比喻节日的孤寂。
  • 对仗:如“越罗裁服换吴绫”,形成整齐的节奏感。
  • 象征:乌帽和乌藤象征隐退生活的宁静与简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往昔热闹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感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灯:象征节日的欢庆与团圆。
  • 夜市:代表热闹的社会生活。
  • 铁马:象征年轻的活力与冒险精神。
  • 乌帽乌藤:象征隐逸生活的宁静与从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雨打上元灯”中的“元灯”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提到的“牙旗”象征着什么?

    • A. 和平
    • B. 热闹
    • C. 竞争
    • D. 祝福
  3. 诗人选择在窗下发呆,反映出他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3.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浪淘沙 赋元夕遇雨次俞紫芝韵》 vs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叹,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而凌云翰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