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游香山》

时间: 2025-01-14 09:27:34

老绿杂丹黄。

大地新装。

联朋来作展重阳。

具眼山灵应识我,前度刘郎。

依旧玉华庄。

抚槛思量。

从来世道易沧桑。

搅海鲸鲵方落网,喜入秋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游香山
作者: 钟敬文 〔近代〕

老绿杂丹黄。大地新装。
联朋来作展重阳。
具眼山灵应识我,前度刘郎。
依旧玉华庄。抚槛思量。
从来世道易沧桑。
搅海鲸鲵方落网,喜入秋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老绿的树木与丹黄的花草交杂,仿佛大地换上了新装。重阳节时,朋友们相聚一起,欣赏山水的美景。山灵应该能够认出我,正如当年的刘郎一样。依然在玉华庄,倚栏思考,这世道变迁之快,令人感慨不已。即使是搅动海洋的鲸鲵,现在也被捕入网,但我依然欢喜于这秋日的光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绿:指深绿的树叶,象征着成熟的秋天。
  • 丹黄:指红色和黄色,代表秋天的色彩。
  • 联朋:邀请朋友。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 具眼:具备智慧,明白事理。
  • 前度刘郎:典出《红楼梦》中的刘郎,指代有情人。
  • 玉华庄:可能为诗人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沧桑:指世事的变迁和变化。

典故解析

  • 刘郎:源于古代传说中的情侣,常用以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钟敬文(1878-1942),字仲明,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江苏,曾任教于多所学校,致力于现代诗歌的创作,风格独特,常融古典诗词之美与现代思想。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重阳节时,正值秋季,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 游香山》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变化无常的世道的感慨。开头两句“老绿杂丹黄, 大地新装”,展现出秋日的绚丽色彩,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接着,诗人描述了与朋友们相聚的情景,重阳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亲人朋友团聚的日子,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具眼山灵应识我,前度刘郎”,则表明了诗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和对往昔的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从来世道易沧桑”,深入探讨了人世间的变迁,诗人通过“搅海鲸鲵方落网”,将自然界的变动与人生的变化相联系,表达了对秋光的喜悦与内心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绿杂丹黄:秋天的树木依旧深绿,与五彩斑斓的花草交融,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2. 大地新装:大自然换上了秋季的盛装,意象生动,展示了季节的变化。
  3. 联朋来作展重阳:重阳节时,朋友们相聚,一同欣赏美景,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4. 具眼山灵应识我,前度刘郎:山灵似乎能够认出诗人,暗喻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同时提到刘郎,触动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
  5. 依旧玉华庄:重温昔日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
  6. 抚槛思量:倚靠栏杆沉思,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思考。
  7. 从来世道易沧桑:感慨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8. 搅海鲸鲵方落网,喜入秋光:即使是巨大的变动,也无法阻挡秋日的光辉,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
  • 通过意象的对比,表现出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联系,展现出诗人的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传递出对友情和人生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绿:象征着成熟与稳重。
  • 丹黄:象征着生命的丰盈与秋天的丰收。
  • 玉华庄:象征着宁静的生活和诗人的精神归宿。
  • 鲸鲵: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2. “老绿杂丹黄”中“老绿”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树木
    B. 春天的花草
    C. 夏天的阳光

  3. 诗人通过“抚槛思量”想表达什么? A. 对生活的享受
    B. 对往事的回忆
    C. 对未来的展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钟敬文的《浪淘沙 游香山》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和友谊的思考,但李白更侧重于孤独感的抒发,而钟敬文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近现代诗词研究》
  3. 《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浪淘沙 游香山》的诗意及其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