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时间: 2025-01-01 16:18:43

田园有计归须早。

在家纵贫亦好。

南来北去何日了。

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

寂寥孤馆残灯照。

乡思惊时梦初觉。

落月苍苍关河晓。

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田园有计归须早。在家纵贫亦好。南来北去何日了。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寂寥孤馆残灯照。乡思惊时梦初觉。落月苍苍关河晓。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

白话文翻译:

田园生活虽有规划,但归去宜早。即使在家贫困也是好的。南来北往,何时才能结束这种漂泊?光阴流逝,可怜我那青丝已渐渐变白,不知不觉中随着岁月老去。孤独的旅馆里,残灯照着寂寞的我。乡愁袭来时,梦境初醒。月亮落下,苍茫的关河迎来了黎明。一声鸡鸣,马儿嘶鸣,人们起身,我又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注释:

  • 田园有计:指对田园生活有所规划。
  • 归须早:归去应该尽早。
  • 在家纵贫亦好:即使在家中贫困也是好的。
  • 南来北去:指四处奔波,漂泊不定。
  • 光阴送尽:指时间流逝。
  • 可怜青鬓:可怜我的黑发(青鬓)。
  • 暗逐流年老:不知不觉中随着岁月老去。
  • 寂寥孤馆:孤独的旅馆。
  • 乡思惊时梦初觉:乡愁袭来时,梦境初醒。
  • 落月苍苍关河晓:月亮落下,苍茫的关河迎来了黎明。
  • 一声鸡唱:一声鸡鸣。
  • 马嘶人起:马儿嘶鸣,人们起身。
  • 又上长安道:又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组,字元宠,宋代词人,其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婉约。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是在作者漂泊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田园归隐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词中“田园有计归须早”一句,直接点明了归隐的愿望,而“在家纵贫亦好”则进一步强调了归乡的决心,即使贫困也胜过漂泊。词中的“南来北去何日了”和“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哀伤。最后,“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描绘了漂泊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归乡之路的漫长和不易。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的对比,深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田园有计归须早”: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规划和归去的迫切愿望。
  2. “在家纵贫亦好”:即使在家中贫困也是好的,强调了归乡的决心。
  3. “南来北去何日了”:抒发了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4. “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逝去的哀伤。
  5. “寂寥孤馆残灯照”:描绘了孤独旅馆中的寂寞景象。
  6. “乡思惊时梦初觉”:乡愁袭来时,梦境初醒,表达了深深的乡愁。
  7. “落月苍苍关河晓”:月亮落下,苍茫的关河迎来了黎明,描绘了黎明时分的景象。
  8. “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描绘了漂泊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归乡之路的漫长和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可怜青鬓”比喻青春的逝去。
  • 拟人:“光阴送尽”将光阴拟人化,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 对仗:“南来北去”与“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田园:象征着安定和宁静的生活。
  • 青鬓: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光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孤馆:象征着孤独和漂泊。
  • 乡思:象征着对家乡的思念。
  • 鸡唱: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曹组 C. 辛弃疾 答案:B

  2. 词中“在家纵贫亦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贫困的接受 B. 对漂泊的厌倦 C. 对归乡的渴望 答案:C

  3. 词中“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A. 对青春逝去的哀伤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C. 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曹组的《青玉案》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曹组的词更多地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曹组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