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示敏巢(时在东都宅)》

时间: 2025-01-06 10:47:09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

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白话文翻译:

火炉快要熄灭,灯光也渐渐暗淡,漫漫长夜中我们相对而坐,心中百般忧愁滋生。往后在各地重逢时,请不要忘记今夜在灯下的情谊。

注释:

  • 炉火:指供暖或烹饪的火炉,象征温暖。
  • 欲销:将要熄灭,表示火势减弱。
  • 灯欲尽:灯光快要熄灭,暗示夜晚的来临和孤独感。
  • 夜长相对:漫长的夜晚中相对而坐,表示相伴的孤独。
  • 百忧生:忧愁、烦恼滋生,表达内心的忧虑。
  • 诸处重相见:在不同的地方再次相见。
  • 灯下情:在灯下的情谊,指的是此时此刻的温情与回忆。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与古代文人之间的友情、思念关系密切相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对夜晚、灯光和炉火等意象的描绘,象征着温暖、孤独及人际关系的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生活、友情、爱情等多个主题,风格多变,尤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和《长恨歌》最为人知。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值东都(洛阳)居住。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冬夜示敏巢》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描绘了在寒冷的冬夜,炉火渐渐熄灭,灯光逐渐暗淡的场景。诗人通过这种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以及对朋友的思念。面对漫长的夜晚,诗人和朋友相对而坐,心中却满是忧愁。这种情景不仅反映了个体在孤独中的无奈,也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珍贵。

接着,诗人又转向未来的重聚,提醒朋友在他日重相见时,不要忘记今夜的情谊。这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对友情的珍惜,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层次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深刻,既有对当下情境的真实描绘,也有对未来美好重聚的向往,表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炉火欲销灯欲尽:描绘了冬夜的寒冷,火炉和灯光的渐渐熄灭,暗示着夜的深沉与孤独。
  2. 夜长相对百忧生:漫漫长夜中,两人相对而坐,内心产生了许多忧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3. 他时诸处重相见:提到往后在不同地方再次相见,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4. 莫忘今宵灯下情:提醒朋友不要忘记今夜的情谊,表现出对友情的珍惜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炉火欲销,灯欲尽”,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比喻:炉火和灯光象征着温暖和亲密的关系。
  • 拟人:夜长、忧愁生等,赋予了情感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冬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孤独的感慨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思念,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又温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炉火:象征温暖和舒适,同时也暗示着生活的脆弱。
  2. 灯光:象征希望和亲密,暗示着人际关系的光亮。
  3. 夜晚:象征孤独和沉思,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炉火”象征什么? a) 寂寞
    b) 温暖
    c) 希望

  2. 诗人希望在未来重见时,朋友不要忘记什么? a) 今夜的情谊
    b) 过往的痛苦
    c) 生活的忙碌

  3. 诗中的“夜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1. b) 温暖
  2. a) 今夜的情谊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侧重于家国情怀的沉重与忧虑,而白居易则更注重于个人友情的温暖与期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反映出不同的生活背景与思想情感。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