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北客
白居易 〔唐代〕
峡外相逢远,樽前一会难。
即须分手别,且强展眉欢。
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
笙歌随分有,莫作帝乡看。
白话文翻译:
在峡外相遇的路途遥远,在酒杯前的相聚却是难得的。
既然要分手告别,就强作欢颜,展露笑脸。
楚地的舞姿轻盈而优雅,巴地的乐器音调清脆悦耳。
歌声伴随着酒宴而来,不要去想那遥远的故乡。
注释:
- 峡外:指远离的地方,通常为险峻的山峡。
- 樽前:酒杯前,表示饮酒聚会的场合。
- 楚袖:指楚地的舞者所穿的衣袖,象征优雅的舞姿。
- 巴弦:指巴地的弦乐器,代表当地的音乐风格。
- 笙歌:笙是传统乐器,这里指伴奏的音乐和歌声。
- 帝乡:指故乡,这里带有思乡的情感。
典故解析:
“楚袖”和“巴弦”分别代表着楚地和巴地的文化,暗示着诗人在不同地方的聚会与交流,这种地域文化的交融也反映了唐代的盛世气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白话诗”闻名,强调诗歌的通俗易懂,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留北客》创作于白居易游历途中,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诗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以及离别时的无奈与伤感。
诗歌鉴赏:
《留北客》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乐与即将离别的伤感。首联“峡外相逢远,樽前一会难”开篇就揭示了相聚的珍贵与难得,表明虽有距离,但在酒前的相会是难能可贵的。接下来的“即须分手别,且强展眉欢”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即将离别的感伤,尽管心中不舍,但仍试图在朋友面前保持欢笑,显示出一种不愿让朋友担忧的情感。
“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描绘了舞者的优雅舞姿和乐器的悦耳声响,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在告别时再送上一场盛大的宴会。最后一句“笙歌随分有,莫作帝乡看”则是对故乡的淡淡思念,提醒自己不应在欢聚时过于沉浸于故乡的忧伤,而是要珍惜眼前的欢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峡外相逢远:指在遥远的地方相遇,强调了相聚的不易。
- 樽前一会难:在酒杯前的相聚更显得珍贵。
- 即须分手别:即将要分别。
- 且强展眉欢:尽管心中不舍,仍要表现出欢笑。
- 楚袖萧条舞:楚地的舞蹈,形容轻盈的舞姿。
- 巴弦趣数弹:巴地的乐器声,愉悦的音乐气氛。
- 笙歌随分有:音乐伴随着酒席而来,增添了聚会的热闹。
- 莫作帝乡看:不应过于沉迷于故乡的回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工整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樽前”“楚袖”“巴弦”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聚会场景。
- 暗喻:将离别比作“莫作帝乡看”,隐含对故乡的思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友情、离别与珍惜当下的主题。通过描绘欢聚的场景,表达了即使在离别时也应珍惜与朋友的美好时光,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把握当下,而非沉迷于过去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峡外:象征距离与分离。
- 樽前:象征欢聚与饮酒的快乐时光。
- 楚袖:象征优雅与美丽的艺术表现。
- 巴弦:象征音乐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舞者的衣袖
c) 一种酒
答案:b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离别的伤感
b) 友情与珍惜当下
c) 思乡之情
答案:b -
“樽前一会难”中的“樽”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酒杯
c) 舞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白居易的《留北客》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强调了离别时的情感与珍惜当下,而后者则展现了对人生豪情的洒脱与畅快。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情的珍惜,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