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渐老爱秋光,升沉意两忘。 雁声偏到枕,虫响故依床。 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 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
白话文翻译: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喜爱秋天的景色,无论是升迁还是沉沦,我都不再在意。 大雁的叫声偏偏传到我的枕边,虫子的鸣叫依旧依附在我的床边。 薜荔在千林中沐浴着雨,芙蓉在一树霜中绽放。 故乡的丛菊依然存在,它们在衰败中为谁散发着香气?
注释:
- 渐老:随着年岁的增长。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升沉:指官职的升降,这里泛指人生的起伏。
- 雁声:大雁的叫声。
- 虫响:虫子的鸣叫。
- 薜荔:一种植物,常用于象征秋天的景象。
- 芙蓉:荷花,这里指秋天的荷花。
- 故园:故乡。
- 丛菊:成片的菊花。
- 衰飒:衰败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1326-1378),字孟载,号眉庵,明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秋日郊居时所作,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基在秋日郊居时所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郊居为背景,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渐老爱秋光”一句,表达了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秋天的景色越发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雁声偏到枕,虫响故依床”则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秋日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感。“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两句“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故乡景物的深情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秋日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渐老爱秋光,升沉意两忘。
- 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秋天的景色越发喜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
- 雁声偏到枕,虫响故依床。
- 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秋日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感。
- 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
- 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 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
-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故乡景物的深情眷恋。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雁声偏到枕”,将雁声拟人化,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雁声: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
- 虫响:增强了秋日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感。
- 薜荔:象征秋天的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 芙蓉:象征秋天的荷花,给人以美的享受。
- 丛菊:象征故乡的景物,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渐老爱秋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雁声偏到枕”中的“雁声”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到来 C. 秋天的到来 D. 冬天的到来
- “薜荔千林雨”中的“薜荔”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食物 D. 一种乐器
- “故园丛菊在”中的“故园”指的是什么? A. 故乡 B. 花园 C. 公园 D. 庭院
答案:1. C 2. C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基《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其三》与杜甫《秋兴八首》:两者都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杨基的诗更加超脱世俗,而杜甫的诗则更加关注时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基诗集》:收录了杨基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