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天台》

时间: 2025-01-04 12:03:04

客有思天台,东行路超忽。

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

今游方厌楚,昨梦先归越。

且尽秉烛欢,无辞凌晨发。

我家小阮贤,剖竹赤城边。

诗人多见重,官烛未曾然。

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杨山人归天台
李白

客有思天台,东行路超忽。
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
今游方厌楚,昨梦先归越。
且尽秉烛欢,无辞凌晨发。
我家小阮贤,剖竹赤城边。
诗人多见重,官烛未曾然。
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

白话文翻译:

有位客人思念天台山,东行的路途一瞬而逝。
秋天的涛声落在浙江,沙滩在浦阳的月光下显得明亮。
如今游玩让我厌倦了楚地,昨夜梦中我已先回到越地。
不如尽情地举烛狂欢,何必在清晨时分启程。
我家小阮才俊,正在赤城边剖竹而歌。
许多诗人都受重视,官场的烛光却未曾照过我。
兴致引我登山履,情感催我泛海舟。
若石桥能跨越,我愿携手共弄云烟。

注释:

  • 思天台:对天台山的思念。天台山位于浙江,是道教圣地。
  • 东行路超忽:向东行的道路转瞬即逝。
  • 涛落浙江秋:秋天的潮水声。
  • 沙明浦阳月:浦阳的沙滩在月光下显得明亮。
  • 今游方厌楚:现在在楚地游玩感到厌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的游历生涯中,他因友人杨山人归天台而作,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故土的思念,体现了李白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送杨山人归天台》是李白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诗中体现了浓厚的友谊和不舍之情。开篇以“客有思天台”引入,表现出友人对故乡的思念,随即描绘浙江的秋涛和浦阳的明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自然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接着,诗人流露出对游历的厌倦和梦境的渴望,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在欢聚的时刻,李白鼓励朋友尽情欢庆,不必在清晨时分匆匆离去,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接下来的几句则引出了小阮贤的身影,他在山边剖竹吟唱,展现了诗人对同道之人的欣赏与仰慕。最后,李白通过“携手弄云烟”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无限期望和对友谊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在生动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中,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有思天台:友人思念故乡天台山。
  2. 东行路超忽:旅程短暂,似乎一瞬即逝。
  3. 涛落浙江秋:描绘浙江的秋天,潮水声响起。
  4. 沙明浦阳月:浦阳的沙滩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5. 今游方厌楚:当前游览楚地感到厌倦。
  6. 昨梦先归越:昨夜梦中已先回到越地。
  7. 且尽秉烛欢:不如尽情欢庆,举烛共饮。
  8. 无辞凌晨发:不必在清晨匆忙启程。
  9. 我家小阮贤:提到朋友小阮贤的才华。
  10. 剖竹赤城边:他在赤城边剖竹吟唱。
  11. 诗人多见重:许多诗人受到重视。
  12. 官烛未曾然:而我在官场却未曾受重视。
  13. 兴引登山屐:兴致引我登高。
  14. 情催泛海船:情感催促我泛舟海上。
  15. 石桥如可度:若石桥能跨越。
  16. 携手弄云烟:愿携手共弄云烟,描绘美好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月明沙滩,借景抒情。
  • 对仗:句式对称,如“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 意象:自然景象与友谊的结合,展现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李白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象征故乡和理想的栖息地。
  • 涛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明月:象征着思念和团圆的美好愿景。
  • :象征着才华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被誉为什么?

    • A. 诗圣
    • B. 诗仙
    • C. 诗王
  2. 诗中提到的“天台”指代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河南
    • C. 四川
  3. “且尽秉烛欢”的意思是?

    • A. 拜访朋友
    • B. 尽情欢庆
    • C. 提前离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另一首表现孤独与自由的诗作。
  • 《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与杜甫的送别诗,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李白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