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其一》

时间: 2025-01-17 09:51:08

晚塘新月。

玉箫声里晶奁彻。

鸥鹭于人知款切。

却笑人人,长是长亭别。

长亭去日花如雪。

惆怅容易芳菲歇。

垂杨翠缕禁攀折。

缕织成愁,欲结浑无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 其一
作者: 赵尊岳

晚塘新月。玉箫声里晶奁彻。
鸥鹭于人知款切。却笑人人,长是长亭别。
长亭去日花如雪。惆怅容易芳菲歇。
垂杨翠缕禁攀折。缕织成愁,欲结浑无说。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池塘边,新月挂在天上。
在玉箫声中,晶莹的帷幕轻轻掀开。
鸥鸟和鹭鸟似乎知道人间的情思,
却又嘲笑人们,长亭的离别总是难舍。
离开长亭的那天,花如雪般纷飞。
惆怅之情容易在芳菲的时节消逝。
垂柳翠绿的缕绦禁止攀折,
这缕缕愁绪,想要编织却无从诉说。

注释:

  • 晚塘新月:指傍晚时分的池塘和新月,暗示宁静的环境。
  • 玉箫:一种古代乐器,象征优雅的音乐。
  • 晶奁:晶莹的帷幕,意指美丽而精致的景象。
  • 鸥鹭:指海鸥和白鹭,常象征自由和自然。
  • 长亭:古时旅途中的歇息之地,象征离别的场所。
  • 惆怅:内心的惆怅与忧伤。
  • 垂杨翠缕:指垂柳的绿丝,象征柔情与忧伤。

典故解析:

“长亭”是古代文人游历时常见的场所,常代表离别与思念。在诗中,长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情感寄托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字秋水),近代诗人,生于清朝末年,致力于古诗词的创作。他的作品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优雅而细腻。

创作背景:

《醉落魄 其一》写于诗人某次游历中,表现了他对离别与自然美的感悟。背景是那个时代文人对自由、爱情与生命流逝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柔和的音乐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首句“晚塘新月”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诗句的展开,箫声与自然的结合,反映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鸥鹭于人知款切”的描写,透过鸟类的自由,映射出人类情感的羁绊与无奈,尤其是“长亭别”这一意象,承载了离别的痛楚与无奈。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更对人间的情感纠葛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长亭去日花如雪”,花与雪的对比,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惆怅之情愈加显现。“垂杨翠缕禁攀折”,柳条的柔美与禁忌,凝聚了诗人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最终化为“缕织成愁,欲结浑无说”的情感升华,令人感受到深邃的内心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晚塘新月:描绘傍晚的池塘,新月的出现,暗示宁静的夜晚。
  2. 玉箫声里晶奁彻:箫声如水般流淌,增添了诗的音乐感与优雅气氛。
  3. 鸥鹭于人知款切:鸟儿知晓人间情感,暗示人与自然的交流。
  4. 却笑人人,长是长亭别:鸟儿笑人们对离别的依依不舍,表现了人类情感的脆弱。
  5. 长亭去日花如雪:离别的那天,花瓣纷飞如雪,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6. 惆怅容易芳菲歇:惆怅的情感易于在美好的时光中消逝。
  7. 垂杨翠缕禁攀折:柳树的翠绿藤缕是柔美的象征,却又不可随意攀折,寓意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8. 缕织成愁,欲结浑无说:愁绪如线般缠绕,想要表达却无从说起,反映内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如雪”,用雪的纯洁来比喻花的美丽。
  • 拟人:如“鸥鹭于人知款切”,赋予鸟类人类的情感。
  • 对仗:如“晚塘新月”和“玉箫声里”,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短暂时光的惋惜与对深切情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玉箫:代表高雅与音乐的美。
  • 鸥鹭:象征自由与自然的灵动。
  • 长亭:象征离别与悲伤。
  • 花雪:象征美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亭”象征什么?

    • A. 旅行的地方
    • B. 离别的场所
    • C. 自然的景色
    • D. 快乐的时刻
  2. “惆怅容易芳菲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期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尊岳的《醉落魄》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在表达情感时都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背景,但赵尊岳更强调离别的惆怅,而苏轼则更多展现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赵尊岳传记及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的古典文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