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7:59:00

行行且住。

莫向天涯去。

吹尽柳绵芳草路。

总是旧经行处。

望中水碧山青。

长亭树色无情。

珍重玉珰缄札,防它去雁难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行且住。莫向天涯去。吹尽柳绵芳草路。总是旧经行处。望中水碧山青。长亭树色无情。珍重玉珰缄札,防它去雁难凭。

白话文翻译:

走走停停,别再向远方去。风吹散了柳树的绵絮,芳草路依旧是当年走过的地方。远望中水色碧绿,山峦青翠,长亭下的树影显得冷漠无情。请珍惜这玉珰和信札,防止它们随信鸥而去,难以凭依。

注释:

  • 行行且住:行走和停留,表示不确定的心情。
  • 莫向天涯去:不要再向遥远的地方去,表达对离别和远行的惋惜。
  • 柳绵:柳树的绵絮,春天时节的象征。
  • 芳草路:芳香的草地,指的是记忆中的地方。
  • 水碧山青:水的颜色如碧玉,山色苍翠,描绘自然景色。
  • 长亭:长亭是古代旅途中休息的地方,常被用来象征离别。
  • 玉珰:指珍贵的饰物,象征珍重的情感。
  • 缄札:指封好的信件,表达对情感的珍视。

典故解析:

“长亭”常用于古诗词中,象征离别之地,表现离愁别绪。“玉珰”则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古人以玉制品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尊岳(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见长,擅长描绘自然山水与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反映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平乐 其一》是一首抒情诗,透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诗的开头“行行且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犹豫,不愿离去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选择。接着的“莫向天涯去”,更是流露出对离别的惋惜和对往昔的怀念。

“吹尽柳绵芳草路”一句,将春天的生机与过往的记忆巧妙结合,既有温暖的感觉,又带着一点哀愁。诗中“望中水碧山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色彩鲜明,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长亭树色的“无情”又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冷漠。

最后几句“珍重玉珰缄札,防它去雁难凭”,则从个人情感出发,强调了对珍贵情感的珍惜与保护。整首诗在自然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出诗人的细腻与深刻,令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思乡之情与人生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行行且住:心中矛盾,想走又不忍离去。
    • 莫向天涯去:强调对离别的惧怕与不舍。
    • 吹尽柳绵芳草路:旧日美好被时间吹散,留下的是孤独的记忆。
    • 总是旧经行处:对往事的追忆和依恋。
    • 望中水碧山青:美丽的自然景色,象征着希望与青春。
    • 长亭树色无情:长亭象征离别,树色却显得冷漠。
    • 珍重玉珰缄札:对情感的珍惜,提醒自己要保护它。
    • 防它去雁难凭:离别之际,难以再寻回的感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柳绵和芳草路比喻过去的美好时光。
    • 拟人:树色“无情”,赋予自然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全诗采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惶恐,以及对珍贵情感的珍视,呈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意象分析:

  • 柳绵:象征春天的生机与过往的回忆。
  • 芳草路:代表着美好的记忆和难以忘怀的经历。
  • 水碧山青:象征希望与青春的美好。
  • 长亭:离别的地方,寓意深沉的离愁。
  • 玉珰:珍贵的情感,象征着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行行且住”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 A. 从容
    • B. 不安
    • C. 快乐
    • D. 轻松
  2. “长亭树色无情”中的“无情”指的是什么?

    • A. 树木
    • B. 情感
    • C. 自然
    • D. 离别
  3. 诗中“珍重玉珰缄札”表达了什么?

    • A. 忘记
    • B. 珍惜
    • C. 拥有
    • D. 失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情感的珍惜,但其风格更为细腻,情感更为直接。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更为宏大的自然景象与人生哲思,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以上资料可供深入了解诗词及其背景,拓展对古典诗词的认识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