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19 18:51:01

雪开瑶径。

素蕊迎春影。

楼上玉声三弄定。

无奈幽香翻阵。

凌晨不事铅华。

化工却付春花。

流水残阳江上,清随月色低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朱雍〔宋代〕

雪开瑶径。素蕊迎春影。
楼上玉声三弄定。无奈幽香翻阵。
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流水残阳江上,清随月色低斜。

白话文翻译:

雪花纷飞,铺满了瑶池的小径,洁白的花蕊映衬着春天的影子。
楼阁之上,清脆的乐声轻轻响起,却不禁感叹这幽香的花香四散弥漫。
清晨时分,不再施粉抹翠,只将春花任其自然绽放。
流水在残阳的映照下,随着月色轻轻倾斜,显得格外宁静。

注释:

  • 瑶径:指用瑶石铺成的小路,象征着幽美的环境。
  • 素蕊:洁白的花蕊,强调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玉声:形容乐声清脆,如玉石般悦耳。
  • 铅华:指妆容或装饰,诗中意指不再追求外表的华丽。
  • 化工:指化妆或修饰,诗人选择自然的美。
  • 残阳:指日落时的阳光,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

典故解析:

  • 春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春花常常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代表着大自然的复苏与生机。
  • 流水与月色:在古诗中,流水常常用于象征人生的无常,月色则传达出宁静与思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雍,字子韶,号湘川,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清新明丽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情真挚,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清平乐》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回大地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朱雍的《清平乐》是一首极具春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首句“雪开瑶径”以“雪”与“瑶”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纯净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被雪花装点的小路之中。接着“素蕊迎春影”,展现出洁白花蕊映衬春天的美丽,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生机。

词中“楼上玉声三弄定”,通过乐声的清脆,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让人感受到那种轻松愉悦的气氛。然而,随着“无奈幽香翻阵”的出现,词人感叹这股幽香的花香四散而出,似乎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惋惜。

“凌晨不事铅华”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人选择放弃繁琐的妆饰,回归自然,这种思想在古典诗词中反复出现,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流水残阳江上,清随月色低斜”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江边景象,流水与月色的结合,增添了诗的意境,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这首词以优美的意象、清新的气息,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开瑶径:描绘雪花覆盖的小路,营造出清新的春意。
  2. 素蕊迎春影:洁白的花蕊迎接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3. 楼上玉声三弄定:形容乐声如玉,清脆悦耳,定格了此时此刻的美好。
  4. 无奈幽香翻阵:感叹花香四散,似乎无法控制,增添了自然的魅力。
  5. 凌晨不事铅华:清晨不施化妆,强调自然美的珍贵。
  6. 化工却付春花:选择让春花自然盛开,反映出对纯真生活的向往。
  7. 流水残阳江上:描绘水流与夕阳的景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8. 清随月色低斜:流水与月色相随,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乐声比作“玉声”,增强了声音的美感。
  • 拟人:将花香描绘得如人般四散,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自然纯真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纯净与宁静。
  2. 瑶径:象征优美的环境。
  3. 素蕊:代表春天的生机。
  4. 玉声:象征高雅与美好。
  5. 流水:象征流逝与无常。
  6. 月色:象征宁静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雪开瑶径”中的“瑶”指什么? A. 玉石
    B. 美丽的花
    C. 小路

  2. “楼上玉声三弄定”中的“玉声”形容了什么? A. 歌声
    B. 乐声
    C. 说话声

  3. 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自然美的珍惜
    C. 对喧嚣生活的追求

答案:

  1. C. 小路
  2. B. 乐声
  3. B. 对自然美的珍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强调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复苏。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