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眠坐听残更转,欲熨云裳。
且拨炉香。一阵风来翠箔凉。
梦儿欲渡辽西去,觉后思量。
会短离长。桐叶偷题待雁阳。
白话文翻译:
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听着夜深时钟的声响,想要将我的云裳熨平。
我轻轻拨动炉中的香火,忽然一阵清风吹来,透过翠色的帷帐,带来了凉意。
梦中我想要渡过辽西,醒来后却在思虑纷纷。
短暂的相聚与漫长的离别,桐树的叶子悄悄记录下了等待归雁的心情。
注释:
- 不眠:无法入睡。
- 残更:指夜深时分,时钟已过半。
- 云裳:轻薄如云的衣裳,形容女子的衣服。
- 炉香:香炉中的香,象征着温馨和静谧的气氛。
- 翠箔:青绿色的帷帐,形容房间的装饰。
- 辽西:古地名,指今中国东北地区。
- 桐叶:指桐树的叶子,象征着思念与等待。
典故解析:
- 雁阳:指归来的大雁,常用来象征思念与归期。在古诗词中,雁常常与离别和思乡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夏,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多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与细腻的心理描写,常以女性视角描绘闺中生活。
创作背景:
《采桑子 其二 秋闺》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情感孤独的时期。诗中反映出作者对离别、思念的深切体验,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对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的探讨。
诗歌鉴赏:
《采桑子 其二 秋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作者在秋夜无法入眠时的思绪。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不眠坐听残更转”,便让人感受到寂静的夜晚和难以入眠的心境。接着“欲熨云裳”,暗示了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追忆,云裳象征着轻柔与希望,但同时也暗含着一种无奈。
“且拨炉香”一句,展现了诗人在静谧中寻求舒适的尝试,炉香的袅袅升起,似乎在为孤独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温暖。然而,随之而来的“风来翠箔凉”,又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冷意,象征着即将到来的离别与思念。
整首词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反思,尤其是“短离长会”的感叹,让人感受到那种 temporal 的拉扯与情感的波动。最后一句“桐叶偷题待雁阳”,更是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推向高潮,桐叶在秋天的背景下,似乎在默默记录着等待的心情,而归雁则成为了希望与归属的象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眠坐听残更转:夜深人静,时钟的滴答声伴随着诗人无法入眠的孤独。
- 欲熨云裳:想要整理自己的衣裳,象征着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 且拨炉香:轻轻拨动香炉中的香,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 一阵风来翠箔凉:清风吹来,带来凉意,暗示着秋的到来和内心的凉意。
- 梦儿欲渡辽西去:梦中渴望远行,象征着对未知的向往。
- 觉后思量:醒后对梦境的反思,体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 会短离长:相聚的短暂与离别的漫长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思念之苦。
- 桐叶偷题待雁阳:桐叶记录着心中的期盼与等待,雁阳象征着希望与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裳”比作轻柔的衣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细腻。
- 拟人:桐叶“偷题”,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短离长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思念”与“离别”展开,表达了在秋夜的孤独中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体现出人们在离别后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裳: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着女子的温柔与梦幻。
- 炉香:代表宁静与温暖,营造出一种安逸的氛围。
- 翠箔:带有秋意的帷帐,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冷清。
- 桐叶:象征思念与等待,寄托了对归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不眠坐听残更转”中,诗人感受到的是什么? A. 寂静的夜晚
B. 快乐的心情
C. 美好的梦境 -
“欲熨云裳”中的“云裳”指的是什么? A. 轻薄的衣裳
B. 美丽的梦
C. 繁花似锦 -
诗中“短离长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短暂相聚的珍惜
B. 对漫长离别的叹息
C. 对未来的无畏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武陵春》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 纳兰性德《虞美人》:以对比手法展现离别的苦涩与思念的深沉,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研究》
- 《张夏与明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