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枕上》
时间: 2025-01-01 18:0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枕上
作者:张采庵 〔近代〕
风叩玻窗声未休。梦残无可着,更飞流。棱棱霜气近衾稠。思量处,寒在五更头。金扇小时羞。如今双鬓白,是恩仇?又须南市赶朝筹。天难曙,珍重木棉裘。
白话文翻译:
风声敲打着窗玻璃,依旧没有停歇。梦境已经残破,无法再依托,似乎又要随风而去。窗外的霜气浓重,冷得贴近被褥。思绪飘荡,寒意在五更时分最为明显。过去用金扇时的羞涩,现在双鬓已白,不知是恩是仇?又得赶往南市,去筹备日常所需。天难明,珍惜这件木棉裘。
注释:
- 玻窗:玻璃窗。
- 梦残:梦境已然破碎。
- 飞流:形容梦境或思绪的流逝。
- 棱棱霜气:形容霜气分明、浓重。
- 五更:指五更天,即凌晨时分。
- 金扇:指过去的奢华生活或美好时光。
- 双鬓白:指鬓发已白,暗示年岁已久。
- 南市:指南边的集市,生活所需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金扇”、“南市”等意象,反映出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采庵(生卒年不详),字子舫,号采庵,近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其作品多以个人情感为主,常结合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迁,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岁月的流逝,借助自然景象表露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小重山·枕上》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开头的“风叩玻窗声未休”,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窗外的风声仿佛在提醒着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寂寞。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梦境的破碎与思绪的流逝,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的无情。
“棱棱霜气近衾稠”一句,突显了寒意的逼近,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漠。随后,诗人反思自己的过去,感慨“金扇小时羞”,反映出曾经的优雅与现在的无奈之间的落差,岁月的流逝让人倍感无力。
最后两句“又须南市赶朝筹”,则是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适应与挣扎。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叩玻窗声未休”:窗外的风声持续不断,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梦残无可着,更飞流”:梦境已经破碎,无法再依赖,迅速流逝。
- “棱棱霜气近衾稠”:霜气浓重,冷意逼近,象征内心的寒冷。
- “思量处,寒在五更头”:思绪中发现,寒意在凌晨时分最为明显。
- “金扇小时羞”:回忆过去的优雅生活,倍感羞涩。
- “如今双鬓白,是恩仇?”: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感叹人生的恩怨情仇。
- “又须南市赶朝筹”:生活琐事依然要忙碌。
- “天难曙,珍重木棉裘”:黎明未现,珍惜这件温暖的外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声描绘成一种情感的象征,反映诗人的孤独。
- 拟人:风声被赋予了“叩”的动作,增强了氛围的生动性。
- 对仗:例如“恩仇”相对,突显内心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人生无常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风:象征着无情的岁月与孤独。
- 霜气:代表寒冷与孤寂,营造出环境的冷清。
- 金扇:象征着过去的繁华与美好,反衬现在的落魄。
- 木棉裘:象征着温暖与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梦残无可着”的意思是: A. 梦境依然美好
B. 梦境已经破碎
C. 梦境很现实
答案:B -
“金扇小时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生活的繁忙
B. 过去的优雅生活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B -
“天难曙”中“曙”指的是什么? A. 夜晚
B. 清晨的光明
C. 黄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爱情的悲伤。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更加开阔与豁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张采庵传记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