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大厂居士以次韵文信国改作王昭仪词见示,怆然继声,即呈不匮室主》
时间: 2025-01-04 08:17: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问姮娥,何曾减似花容色。
拌自苦可能常傍,广寒宫阙。
待绾同心劳辗转,便馀残朵羞欹侧。
最愁人鶗鴂恐先鸣,群芳歇。
曙星耿,明还灭。
幽梦里,情难说。
剩映山红染,怨抛鹃血。
冷暖自知鱼饮水,团圞有意眉如月。
仗清光长护彩云飞,弥天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问月宫的嫦娥,为什么她的容颜依旧如花般美丽。
即便自己苦苦思念,是否能常伴她在广寒宫中。
等待着两心相牵,辗转反侧,只剩下那残花羞怯地偏斜。
最让我愁苦的是,恐怕黄鹂鸟会先鸣,伴随着花香的消逝。
晨星是那么明亮,却又将熄灭。
在幽梦中,情感难以言说。
剩下的山红映衬着,像是怨恨的杜鹃血色。
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冷暖,就像鱼饮水一般,
心中团圆有意,眉似明月。
仗着清辉长久护持,彩云飞舞,似乎残缺无比。
注释
- 姮娥:月宫的女神,嫦娥,常被描绘为美丽的象征。
- 广寒宫阙:指月宫的宫殿,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美。
- 鶗鴂:黄鹂鸟,常被用来比喻春天的来临。
- 山红:指山中的红色花朵,象征着美丽和情感。
- 团圞:团圆,表示和谐、美满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1888-1942),字伯庐,号榆生,湖南人,近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常以人情世态为题,表现出深刻的感情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对嫦娥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对嫦娥的问询,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与爱情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诗的开头便以“为问姮娥”引入,仿佛是对月宫的直接呼唤,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嫦娥美丽的容颜与作者自己的孤独感,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内心的苦涩与对美好的渴求。
“待绾同心劳辗转,便馀残朵羞欹侧”一句,带有一丝无奈与怨恨。两心相牵的期盼与现实的无情形成对比,反映出人们在追求爱情时的艰辛。诗中描绘的黄鹂鸟与群芳的凋谢,使得情感愈加浓烈,仿佛在提醒读者,时光易逝,美好终会消逝。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嫦娥的美丽,又有晨星的闪烁,山红的映衬,以及鱼饮水的冷暖自知,情感深邃,意境悠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带领读者走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令人在沉思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爱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为问姮娥,何曾减似花容色”:向嫦娥询问,是否她的美丽依旧如花般绚烂。
- “拌自苦可能常傍,广寒宫阙”:自己是否能常伴她在月宫,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
- “待绾同心劳辗转,便馀残朵羞欹侧”:期盼与心爱之人相依,却只能孤独地辗转反侧。
- “最愁人鶗鴂恐先鸣,群芳歇”:担心黄鹂鸟的鸣叫预示着花香的消散,象征着美好的逝去。
- “曙星耿,明还灭”:晨星的明亮与熄灭,暗示着希望与失落的交替。
- “幽梦里,情难说”:在梦中,情感难以表达,显示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剩映山红染,怨抛鹃血”:山红的美丽与杜鹃血色的怨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惋惜。
- “冷暖自知鱼饮水,团圞有意眉如月”:比喻自己能体会生活的冷暖,心中有意,眉似明月,隐喻与爱人心灵相通。
- “仗清光长护彩云飞,弥天缺”:在清辉的护持下,彩云飞舞,似乎永恒却又残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饮水比作对生活状态的感受,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赋予自然现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反映了作者对爱情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姮娥:象征美丽与理想的爱。
- 广寒宫阙:象征远离与孤独。
- 鶗鴂: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美好事物的脆弱。
- 山红:象征着美丽与情感的深邃。
- 晨星:象征希望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 A. 嫦娥
- B. 西游记中的观音
- C. 牛郎织女
- D. 仙女
-
诗中“待绾同心”的意思是?
- A. 期待心灵相通
- B. 期待见面
- C. 期待拥抱
- D. 期待爱情
-
诗中“冷暖自知鱼饮水”如何理解?
- A. 只要自己能感知
- B. 生活的滋味
- C. 爱情的冷暖
- D. 生命的真谛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满江红》均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李清照的诗更加侧重于内心细腻的情感,而龙榆生则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爱情的无奈与美好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歌研究》
- 《龙榆生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