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七 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时间: 2025-01-06 10:43:48意思解释
满江红 其七 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作者:董元恺 〔清代〕
原文展示
小阁如船,恰新构青墩之石。
还栽就樱桃百树,蕉桐半亩。
嫩箨雨移旁舍竹,纤腰露染垂堤柳。
倚西风落笔啸高天,惊南斗。
捞虾妾,捕鱼舅。
我欲醉,谋诸妇。
好开樽便饮,瓮馀残酒。
半卷离骚消白眼,一房莲子凭纤手。
仰林梢唤起月当头,成三友。
白话文翻译
小阁楼像是一艘小船,正好是新建的青墩石砌成的。
还种上了百棵樱桃树,蕉树和桐树各占半亩地。
嫩绿的竹子在雨中移到旁边的屋子,纤细的柳枝上沾着露水,垂在堤岸旁。
我倚着西风落笔,吟唱高天,惊动了南斗星。
捞虾的姑娘,捕鱼的舅舅。
我想要醉酒,和那些女人商量。
好好地打开酒樽痛快地饮,瓮里剩下的酒。
半卷《离骚》消磨着我的白眼,一房的莲子由纤细的手来挑拣。
仰望树梢,唤起天上的明月,成为三友。
注释
- 小阁如船:形容小阁楼轻巧如船,营造一种灵动的氛围。
- 青墩之石:青墩指青色的石头,可能是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 樱桃百树:樱桃树象征着丰收与美好。
- 嫩箨:嫩竹的叶子,象征着生机。
- 倚西风:借助西风吟唱,表现诗人的洒脱与自然的和谐。
- 南斗:指南斗星,古代天文学中有重要地位。
- 半卷离骚:指屈原的《离骚》,寓意诗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融入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青墩夏日,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着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青墩的夏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诗中采用了“如船”的比喻,将小阁楼比作小船,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动的氛围。樱桃树的种植和蕉桐的半亩,象征着丰收与生命的繁茂。通过“小阁”、“嫩箨”、“纤腰”等细腻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情融入其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对饮酒作乐、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向往,借助“捞虾妾,捕鱼舅”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纯真和欢愉。最后,诗人以“月当头”作结,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心境,仿佛月亮成为了朋友,恰如其分地呼应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阁如船:描绘阁楼的轻巧,营造出一种灵动的环境。
- 恰新构青墩之石:强调阁楼的材质和当地特色。
- 樱桃百树,蕉桐半亩:表现丰收的景象,展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嫩箨雨移旁舍竹:描绘雨后竹子的清新,细腻的细节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 倚西风落笔啸高天:表现诗人的洒脱与对自然的感悟。
- 捞虾妾,捕鱼舅:展现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快乐。
- 我欲醉,谋诸妇:表达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愿望,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 半卷离骚消白眼:借用古典诗词,展现文化底蕴和诗人对文学的崇敬。
- 仰林梢唤起月当头:将自然景象与人情交融,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小阁如船”比喻生动形象。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时,赋予其人性化的特点。
- 对仗:“捞虾妾,捕鱼舅”形成对照,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阁:象征着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樱桃:象征丰收与美好。
- 柳:常与柔情、思念相联系。
- 月:象征孤独与清雅,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阁如船”意指什么?
- A. 小阁楼轻巧
- B. 小阁楼沉重
- C. 小阁楼华丽
- D. 小阁楼破旧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樱桃百树”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丰收
- C. 离别
- D. 宁静
答案:B
-
“仰林梢唤起月当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A. 怨恨
- B. 思念
- C. 独自
- D. 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在月下独酌的孤独与洒脱。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董元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