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四 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
时间: 2025-01-20 00:33: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四 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
作者:吕胜已
忆昔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正迤逦登山临水,未嗟行役。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归计定,归心迫。惊换岁,犹为客。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
白话文翻译
回想当年西来的时光,春天已经过去,而余寒依旧强烈。正当我沿着山水而行,心中未曾抱怨这份旅途的辛劳。偶然翻到高士的传记,桃花源中又探访秦人的足迹。如今游宦生涯已是渐渐走向尽头,却无计可施归去。归家的计划已定,心中却愈发迫切。岁月匆匆而过,我仍身处他乡。望着远方的家乡,千里之外却毫无音讯。泥泞的道路遥远不堪,烟霭中的林间,唯有梅花白雪般的盛放。作为孤独的花朵,我领略岁寒的情景,有谁能识得我的情怀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忆昔:回忆以前。
- 春已暮:春天已经结束。
- 行役:指旅行或工作的辛劳。
- 云笈:古籍名,指高士的传记。
- 游宦:指游历官场,经历仕途。
- 归无策:归家的方法无计可施。
- 怅望:惆怅地望望。
- 泥路远:指泥泞的道路遥远艰辛。
- 梅花白:梅花在严冬中绽放,象征坚韧。
典故解析:
- 桃川:传说中的桃花源,象征理想的归宿。
- 秦人迹:指古时秦国的踪迹,象征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胜已,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多次贬谪与流亡,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吕胜已被贬后归途,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仕途失意的惆怅。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四》是吕胜已在辛丑年贬谪归途中所作,整首诗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的“忆昔西来”引入回忆,营造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春天的结束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光的无情,而余寒仍存则突显出诗人心中的无奈与失落。
在意象方面,诗中提到的“梅花”意象,既是冬日中傲然绽放的孤芳,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对岁寒情境的深刻领悟。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映射出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壮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昔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回忆过去,从西方而来,春天已结束,寒意依旧。
- 正迤逦登山临水,未嗟行役:正沿山临水而行,却未曾抱怨旅途的辛苦。
- 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偶然寻到高士的传记,桃花源中也探访秦人的足迹。
- 向此时游宦兴阑珊,归无策:如今游宦生涯已近尾声,却无计可施归去。
- 归计定,归心迫:归家的计划已定,但心中愈发迫切。
- 惊换岁,犹为客:岁月匆匆已换,而我仍是他乡的客。
- 还怅望家山千里,迥无消息:惆怅地望着千里之外的家乡,却毫无音讯。
- 不堪泥路远,烟林赖有梅花白:泥泞的道路遥远艰辛,烟霭中的林间,唯有梅花的盛放。
- 为孤芳领略岁寒情,谁人识:作为孤独的梅花,领略岁寒的情景,有谁能识得我的情怀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孤独的坚韧,象征诗人的精神。
- 对仗:如“归计定,归心迫”,展现出诗人的内心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仕途失意的无奈,同时通过梅花意象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孤独,代表诗人的高洁情怀。
- 春寒: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 家山:象征思乡之情,寄托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哀伤
- D. 喜悦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忘却
- B. 思念
- C. 冷漠
- D. 轻视
-
诗中提到的“泥路”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生活的美好
- C. 归家的顺利
-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 B(坚韧)
- B(思念)
- A(旅途的艰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吕胜已与杜甫的作品,均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吕胜已更强调孤独与坚韧,杜甫则更关注家庭的离散与忧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