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
悲秋不是断肠初,
风景依依云影疏。
玉漏自残灯自落,
小窗斜月半庭虚。
白话文翻译:
悲秋并非是第一次心如刀割,
眼前的风景依旧,云影稀疏。
夜里的滴漏声渐渐消逝,灯光也逐渐熄灭,
小窗外的斜月照进来,半庭院显得空虚。
注释:
- 悲秋:指对秋天的忧伤,常常与离别、凋零等情感相关。
- 断肠:形容极度悲痛,心如刀割。
- 依依:形容依恋、留恋的样子。
- 玉漏:指滴水的漏壶,象征时间的流逝。
- 灯自落:指灯光渐渐熄灭,象征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 小窗:指窗户,意味着内心的窥视与渴望。
- 斜月:指月光斜照,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宛君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她的诗歌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观察和个人的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秋夜》写于一个秋天的夜晚,正值天高气爽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欣赏,又有对孤独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夜》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对生活的感悟。开头的“悲秋不是断肠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伤感并不是第一次,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情绪的反复。接下来的“风景依依云影疏”,则描绘了秋夜的景色,云影稀疏,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
“玉漏自残灯自落”一句,意象鲜明,玉漏象征时间的滴漏,灯光逐渐熄灭,暗示着夜的深沉与孤独。最后一句“小窗斜月半庭虚”,斜照的月光照亮了小窗,映照出半个空虚的庭院,给人一种孤寂的感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悲秋不是断肠初:诗人表明自己对秋天的悲伤已不是第一次,情感已经变得复杂。
- 风景依依云影疏:描写眼前的景色,虽美但让人感到孤独。
- 玉漏自残灯自落:夜深人静,时间流逝,灯光渐熄,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 小窗斜月半庭虚:月光透过小窗,照亮半个空庭,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漏”比喻为时间的流逝。
- 拟人:灯光的“自落”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表现出夜的静谧。
- 对仗:诗句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凋零、离别和思考。
- 月:常常象征寂寞与思念。
- 灯:象征着希望与孤独的对比。
- 小窗:意味着内心的窥视与渴望的隐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悲秋不是断肠初”是什么意思? a) 第一次感到悲伤
b) 已经习惯了悲伤
c) 对秋天的欢喜 -
“玉漏自残灯自落”中“玉漏”代表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灯光的明亮
c) 夜晚的宁静 -
诗中“斜月”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友情
b) 乡愁
c) 孤独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孤独感,但更多的是表达人生哲理与对酒的寄托。
- 《春望》:尽管背景不同,但同样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沈宛君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