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鸾所居疏香阁(三首) 次仲女蕙齐韵》
时间: 2025-01-19 19:04: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远碧绕庭色,参差映日明。
竹间翠烟发,竹外双鸠鸣。
径曲繁枝袅,嫣红入望盈。
博山微一缕,烟浮画罗生。
芳树清风起,飘飖落霰轻。
白话文翻译:
庭院周围笼罩着远处的碧色,斑驳的光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竹林间翠绿的烟雾缭绕,竹子外面双鸠在鸣叫。小径弯曲,繁枝轻轻摇曳,嫣红的花朵让人目不暇接。博山上轻烟飘浮,如同画作般生动。芳香的树木在清风中轻轻摇曳,飘落的霰如同轻盈的雪花。
注释:
- 远碧:远处的碧绿色,指庭院周围的自然景色。
- 参差:高低不齐,形容光影的变化。
- 双鸠:指的是两只鸠鸟,寓意宁静和谐。
- 博山:可能指代一种山的名称,或形象地描绘山的样子。
- 霰:指小雪珠或小冰粒,形容轻盈的感觉。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宛君,明代女诗人,生活在明代中期,曾以才情和才艺闻名。她的诗作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沈宛君在疏香阁居住之时,可能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表达了她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开头几句描绘庭园的远方碧色与明亮的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竹林间的翠烟和双鸠的鸣叫,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和谐,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接下来的“径曲繁枝袅,嫣红入望盈”,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形态的变化,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用“博山微一缕”和“飘飖落霰轻”收尾,进一步强化了诗中轻盈、悠然的意象,渗透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远碧绕庭色”:描绘庭院周围的青翠景象,表现出自然的美。
- “参差映日明”:光影交错,体现了光与影的变化。
- “竹间翠烟发”:竹林间的烟雾轻轻升起,增添了神秘感。
- “竹外双鸠鸣”:鸠鸟的鸣叫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径曲繁枝袅”:小路弯曲,树枝轻盈摇曳,显得生机勃勃。
- “嫣红入望盈”:红花夺目,让人目不暇接。
- “博山微一缕”:山上的轻烟,宛如云雾缭绕。
- “烟浮画罗生”:烟雾如同画作,生动而美丽。
- “芳树清风起”:清风拂动芳香的树木,传递自然的气息。
- “飘飖落霰轻”:霰如雪花般轻盈,给人以宁静之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轻烟比作画作,用于增强意境。
- 拟人:通过“飘飖”形容霰的轻盈,使自然景色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竹间翠烟发,竹外双鸠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远碧: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竹: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寓意诗人的品格。
- 双鸠:象征爱情与宁静,增添生活的诗意。
- 嫣红: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热情。
- 烟与霰:象征轻盈与变幻,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景色主要是哪个元素?
- A. 山水
- B. 花草
- C. 竹林
- D. 建筑
-
“竹外双鸠鸣”中的“双鸠”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宁静
- C. 美丽
- D. 忍耐
-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
- A. 排比
- B. 对仗
- C. 拟人
- D. 夸张
答案:
- C
- B
- B, C(两种修辞手法都有使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沈宛君与杜甫的自然描写。沈的诗更显细腻柔和,杜的诗则多了些壮阔气象,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