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光好
青莎地,杏花阴。
紫桐琴。
指捺数弦声里,引春深。
绿溅似教裙染,香薰透了罗襟。
闲捻枝头红一点,上眉心。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光景真好,青色的莎草地上,杏花的阴影洒落。
紫色的桐树下,琴声悠扬。
我轻轻拨动几根琴弦,春意愈加浓厚。
嫩绿的草地仿佛把裙子染上了色,香气透过衣襟扑鼻而来。
我悠闲地点着枝头绽放的一点红花,轻抚在眉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青莎地:青色的莎草地,指春天生机勃勃的草地。
- 杏花阴:杏树花开的阴影,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致。
- 紫桐琴:紫色的桐树,象征高雅的乐器,指春天的音乐。
- 指捺:轻轻拨动。
- 裙染:形容衣裙被草地的颜色染上。
- 香薰:香气四散。
- 罗襟:轻薄的衣襟,通常用以形容春天的衣物。
- 闲捻:悠闲地玩弄。
- 红一点:指花朵的红色。
典故解析:
- 杏花:在中国文学中象征春天和美好的爱情。
- 桐琴:古代文人常用桐树制作乐器,象征文人的高雅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以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著称。
创作背景: 《春光好》写于春天,诗人在享受春日美景时所感受到的愉悦和宁静,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春光好》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青莎地和杏花下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开头的“青莎地,杏花阴”描绘了春天柔美的自然景色,青莎和杏花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股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紫桐琴”则让人联想到高雅的音乐,琴声在春日的氛围中愈加动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轻柔的语调,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同时,诗中“绿溅似教裙染”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草色如何映衬着人的衣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柔和的画面感。诗人用“香薰透了罗襟”传达出春天的芬芳,仿佛春天的气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结尾处的“闲捻枝头红一点,上眉心”,则是对春花的轻柔把玩,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颇具美感,平仄相间,读来朗朗上口,使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画卷之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莎地,杏花阴:描绘春天青色的莎草地和杏花的阴影,营造出春日的宁静与美丽。
- 紫桐琴:引入乐器元素,象征春天的音乐,增添诗的层次感。
- 指捺数弦声里,引春深:轻轻拨动琴弦,音声中感受到春天的深邃和悠扬。
- 绿溅似教裙染:草地的绿色仿佛染上了裙子,表现春天的活力。
- 香薰透了罗襟:香气透过衣襟,传达春天的芬芳。
- 闲捻枝头红一点,上眉心:轻轻玩弄枝头的红花,表现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喜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绿溅似教裙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色彩。
- 拟人:声响如“引春深”,赋予春天以情感。
- 对仗:运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莎:象征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杏花:代表爱情和美好。
- 紫桐:象征高雅与音乐。
- 绿与香:春天的色彩与气息,传达出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秋天的收获
- B. 春天的美好
- C. 夏天的炎热
- 正确答案:B
-
“青莎地,杏花阴”中,“青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草地
- C. 一种树
- 正确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紫桐琴”象征什么?
- A. 劳动
- B. 高雅的音乐
- C. 友情
- 正确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春光好》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但《春光好》更侧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春夜洛城闻笛》则更强调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