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方平》
时间: 2025-01-20 00:31: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刘方平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结束甘从戎。
严子持竿心寂历,寥落荒篱遮旧宅。
终日碧湍声自喧,暮秋黄菊花谁摘。
每望南峰如对君,昨来不见多黄云。
石径幽人何所在,玉泉疏钟时独闻。
与君从来同语默,岂是悠悠但相识。
天畔三秋空复情,袖中一字无由得。
世人易合复易离,故交弃置求新知。
叹息青青长不改,岁寒霜雪贞松枝。
白话文翻译
在这十年中我一直待在山林里,今天终于决定参军。
严子持竿,心中寂寞,只有荒凉的篱笆遮住了旧宅。
整天碧绿的溪水声不绝于耳,秋天的黄菊花又有谁来采摘?
每次望向南峰仿佛就是在对你倾诉,昨天来时却没见到黄云。
石径幽静的人儿在哪里呢?玉泉的钟声在此时独自响起。
我与你从来都是心意相通,岂止是平淡无奇的相识?
在天边的秋天里,空虚的思绪再无所寄托,口中一字也无从说出。
世人容易聚合又容易分离,故交被抛弃去寻求新知。
我叹息着,青松虽长青不改,岁寒中的霜雪却依旧在。
注释
- 蹊林: 小路旁的树林,隐喻隐居的生活。
- 甘从戎: 甘愿去从军,表达参军的决心。
- 严子: 指严子,可能为严子陵,寓意隐士。
- 碧湍: 清澈的溪流,象征自然的宁静。
- 黄菊: 秋天的代表花,传达孤独的心境。
- 南峰: 指作者心中思念的对象。
- 玉泉: 指清澈的泉水,象征高雅的境界。
- 悠悠: 形容时间的漫长。
- 天畔: 远方的天空,象征隔离的思念。
- 贞松: 代表坚贞不屈的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字子华,以诗歌和文才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动荡的年代,诗人面对国事,心中感慨万千,写下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流转的感慨,反映了士人对故土和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寄刘方平》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佳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故友的思念。前两联通过“十年不出”和“甘从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在隐居与从军之间的矛盾与挣扎,暗示着他对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接下来的几句更是通过“碧湍声自喧”和“黄菊花谁摘”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南峰、石径和玉泉等意象,传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尤其是“与君从来同语默”一句,凸显了友情的深厚与默契。最后,诗人以“世人易合复易离”的感叹,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结束甘从戎”:描绘了诗人长期隐居,突然决定投身军旅的决心。
- “严子持竿心寂历,寥落荒篱遮旧宅”:通过严子持竿隐士形象表现内心的孤寂。
- “终日碧湍声自喧,暮秋黄菊花谁摘”:描写秋景,强调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每望南峰如对君,昨来不见多黄云”: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相聚。
- “石径幽人何所在,玉泉疏钟时独闻”:渲染了幽静环境中的孤独感。
- “与君从来同语默,岂是悠悠但相识”:强调深厚的友谊与情感。
- “天畔三秋空复情,袖中一字无由得”:表达了难以诉说的情感。
- “世人易合复易离,故交弃置求新知”:感慨世事无常与人心的变化。
- “叹息青青长不改,岁寒霜雪贞松枝”:以松树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
修辞手法:
- 对比: 使用隐居与从军的对比,强调人生选择的矛盾。
- 比喻: “袖中一字无由得”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情感的无奈。
- 意象: 通过自然景象(黄菊、南峰、玉泉)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同时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世事的无常,传递出珍视友情与坚贞不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菊: 秋天的象征,表达孤独与思念。
- 南峰: 代表友人,寄托思念之情。
- 碧湍: 清澈的溪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心灵的安慰。
- 贞松: 坚贞的象征,反映诗人对友谊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孤独与思念
C. 战争的残酷
D. 友情的温暖 -
“世人易合复易离”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人生选择的迷茫
C. 对人情冷暖的无奈
D. 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诗中“十年不出”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参军
B. 隐居
C. 旅行
D. 读书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本诗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李白更多地通过月光和夜景来表现孤独情感,而皇甫冉则通过自然景象和友谊的思考,展现了更为复杂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寄刘方平》这首诗的深意、背景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