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

时间: 2025-01-08 00:31:43

白发萧疏老教官,几回相见在朝端。

三迁不为年劳转,九考深知作育难。

舟过淮南春渐近,路经湘浦雪犹寒。

荆门此去携家便,珍重斯文好健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萧疏老教官,几回相见在朝端。
三迁不为年劳转,九考深知作育难。
舟过淮南春渐近,路经湘浦雪犹寒。
荆门此去携家便,珍重斯文好健餐。

白话文翻译:

白发萧疏的老先生,几次相见都是在朝廷之上。
三次调迁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劳累,
九次考试深知教育之难。
船过淮南,春天渐渐临近,路过湘浦,雪依然寒冷。
荆门去的路上带上家人,珍重文雅的生活,享受美好的饮食。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发:指老年人的头发,象征老成持重。
  • 萧疏:形容头发稀少,暗示年岁已高。
  • 教官:指老师或教书的人。
  • 三迁:指因工作或学习需要而迁移居所,暗指教师的辛苦。
  • 九考:指多次考试,强调教育的艰难。
  • 舟过淮南:指乘船过淮河南岸,暗示旅途。
  • 湘浦:指湘江的岸边,暗示寒冷的天气。
  • 荆门:指荆门州,诗中提到的目的地。

典故解析:

  • “三迁”与“九考”两个典故结合,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经历和艰辛,强调教育的困苦与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幼孜(约1550年-1620年),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幼孜为李彦安送行之际,李彦安即将赴荆门州任学正,诗中表达了对其前途的祝福,同时也感慨教育事业的艰辛与不易。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蕴含了深厚的感情与对教育事业的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白发萧疏”形象化地描绘出老教官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历经沧桑的智慧与沉稳。通过“几回相见在朝端”,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仿佛历经了岁月的考验。接下来的“几迁”与“九考”则反映出李彦安在教育工作中的坚持与努力,暗示这一行的辛酸与不易。

后四句转为对旅途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情的冷暖。“舟过淮南春渐近”暗示着希望与生机的来临,而“路经湘浦雪犹寒”则捕捉了离别时的惆怅,反映出外在环境与内心感受的对比。最后两句寄予了对李彦安今后生活的祝愿,鼓励他珍重学术,享受生活,体现了诗人深切的关怀与祝福。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尊重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发萧疏老教官:描写老教官的形象,象征着智慧与岁月的积累。
  2. 几回相见在朝端:强调与教官的相遇次数,增添了人情味。
  3. 三迁不为年劳转:突出教育工作者的辛苦与坚守,不因年老而退缩。
  4. 九考深知作育难:通过九次考试的经历,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
  5. 舟过淮南春渐近:描绘出春天临近的景象,象征着希望。
  6. 路经湘浦雪犹寒:强调离别的孤寂与寒冷,映衬内心的惆怅。
  7. 荆门此去携家便:提到赴荆门的路途,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8. 珍重斯文好健餐:寄语李彦安珍惜学术与生活,体现人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发萧疏”与“几回相见”,通过对仗增强诗的节奏感。
  • 象征:白发象征老练与智慧,雪象征寒冷与孤独,春象征希望。
  • 移情: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教育事业的尊重与关怀,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出古代士人对学术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发:象征智慧与岁月的积累。
  2. :象征寒冷与孤独的心情。
  3. :象征希望与生机。
  4. :象征旅途与人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教官”指的是谁?

    • A. 金幼孜
    • B. 李彦安
    • C. 教书的人
    • D. 朋友
    • 答案:C
  2. “三迁”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三次旅行
    • B. 三次调迁
    • C. 三次考试
    • D. 三次相遇
    •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珍重斯文”,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珍惜文化与学术
    • B. 珍惜家庭
    • C. 珍惜友谊
    • D. 珍惜旅行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李大尹》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以豪放的笔调表现送别之情,而金幼孜的《赠李彦安赴荆门州学正》则以细腻的情感传达对教育的思考与尊重,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金幼孜研究》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