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述 其七 张良》
时间: 2025-01-19 15:59: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史述 其七 张良
魏学洢 〔明代〕
子房妇女容,冷致澹人意。
鸿门撞玉斗,从容自游戏。
想其眉宇间,消尽浪沙气。
壮心未肯降,偶尔付刘季。
万户亦何庸,赏功汉家事。
谷城拾黄石,归来好閒睡。
白话文翻译:
张良的风采犹如女子的容颜,冷淡而清雅。
在鸿门宴上,他与敌人斗智斗勇,心态从容自若。
想象他眉宇间的风范,已然消除了世俗的浮华。
他志向高远,决不轻易屈服,偶尔依附于刘邦。
万户人家又算什么,赏功于汉朝的事情。
在谷城捡到黄石,归来后只想安静地睡觉。
注释:
- 子房:张良的字,意为“子房”。
- 冷致:冷淡而清雅。
- 鸿门:指鸿门宴,刘邦与项羽之间的著名历史事件。
- 玉斗:指斗智斗勇的斗争。
- 壮心未肯降:指张良的志向并未向刘邦屈服。
- 刘季:刘邦的字,表示他与刘邦的关系。
- 万户:指万户人家,形容庞大的家族或朝廷。
- 谷城:地名,张良在此捡到黄石,意味着寻找机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学洢(约1561-1627),明代诗人,字仲华,号玉峰,山西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表达个人志向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明代,魏学洢通过张良的形象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个人志向的思考,体现了士人的胸怀与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张良为题,描绘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风采与特质。诗中开头以“子房妇女容”形象地刻画了张良的外貌与气质,给人以清淡而不失风度的感觉,立即引发读者的兴趣。接着提到“鸿门撞玉斗”,用“撞玉斗”来形容张良在鸿门宴上的机智与从容,突显了他在危机时刻的冷静和智谋。
之后的“想其眉宇间,消尽浪沙气”一句,展现了张良因志向高远而超然物外的气质,暗示了他不受世俗浮华的影响,内心的淡泊明志。接下来的“壮心未肯降,偶尔付刘季”则强调了他的坚定与理想,即使偶尔依附于刘邦,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抱负。
最后两句“万户亦何庸,赏功汉家事。谷城拾黄石,归来好閒睡”,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以及在捡到黄石后的安宁与满足。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张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子房妇女容”描绘张良的外貌,清冷而高雅。
- “冷致澹人意”表达了他的气质与内心的淡泊。
- “鸿门撞玉斗”揭示了他在危机中的智慧与从容。
- “想其眉宇间”表现了他的高远志向,超越浮世。
- “壮心未肯降”强调了他的坚定意志。
- “偶尔付刘季”反映了他与刘邦的关系,虽有依附但不屈服。
- “万户亦何庸”表达对世俗功名的无所谓态度。
- “谷城拾黄石”暗示了机遇的把握与归隐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用典:鸿门宴、黄石等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的深度。
- 对仗:如“壮心未肯降,偶尔付刘季”,形成对比。
- 比喻:通过“子房妇女容”形象地表现张良的气质。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张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出诗人对个人理想、历史机遇与现实的思考。张良的形象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志向与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子房:象征着智慧与高雅。
- 鸿门:代表着历史的重大转折与斗争。
- 黄石:象征着机遇与隐逸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良的字是什么?
- A. 季
- B. 子房
- C. 良
-
诗中提到的“鸿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赤壁之战
- B. 鸿门宴
- C. 破釜沉舟
-
“壮心未肯降”表达了张良怎样的情感?
- A. 愤怒
- B. 坚定
- C. 迷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魏学洢的《读史述 其七 张良》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但李白更注重情感抒发,而魏学洢则偏重于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历史人物与诗词》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