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戴冬夜见过期无可上人不至》
时间: 2025-01-19 19:5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来初夜里,药酒自开封。
老渐多归思,贫惟长病容。
苦寒灯焰细,近晓鼓声重。
僧可还相舍,深居闭古松。
内殿臣相命,开樽话旧时。
夜钟催鸟绝,积雪阻僧期。
林静寒声远,天阴曙色迟。
今宵复何夕,鸣珮坐相随。
白话文翻译:
客人在夜晚初到,药酒已经自行开封。
年纪渐长,愈发思念故乡,贫病交加的我只剩下病态的容颜。
寒冷的夜里,微弱的灯光摇曳,快到黎明时分,鼓声沉重。
和尚是否还能再来我的住处,深居的我被古老的松树环绕。
内殿的臣子们相约共饮,开启酒樽聊起往昔。
夜钟声催促着鸟儿归去,积雪阻碍了和尚的来访。
树林里静谧,寒冷的声音远离,天色阴沉,曙光显得迟缓。
今夜到底是什么夜晚,只有鸣佩声和我相伴。
注释:
- 药酒:指用药材酿造的酒,通常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 归思:思念故乡的情感。
- 长病容:长期生病所显现出的憔悴样子。
- 僧:指僧侣,此处可以理解为朋友。
- 樽:酒樽。
- 鸣珮:佩饰的声音,此处象征孤独的陪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夜钟”与“鸟绝”,可以看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积雪”则象征着阻隔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合,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晚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擅长描写人物情感和自然景物,其诗风清新、婉约,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人情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冬夜,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借助药酒的开封与友人的来访,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整首诗在意境上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等待朋友的孤独与无奈。通过“药酒自开封”,可以看到诗人对友人的期待,而“老渐多归思”则体现了他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和愁苦。诗中的“寒声远”和“阴曙色迟”描绘了冷寂的环境,也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特别是最后两句“今宵复何夕,鸣珮坐相随”,将诗人的孤独与夜晚的静谧融合,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来初夜里:描写夜晚来客,设置了时空背景。
- 药酒自开封:暗示诗人自酿的药酒,象征着孤独中的自我安慰。
- 老渐多归思:表现出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
- 贫惟长病容:通过贫病交加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生活的艰辛。
- 苦寒灯焰细:冬夜的寒冷和微弱的灯光,传达出一种无助感。
- 近晓鼓声重:鼓声的沉重预示黎明即将到来,暗示时间的流逝。
- 僧可还相舍:表现出对友人的期待与渴望。
- 内殿臣相命:提到与旧友相聚,唤起了诗人对往日的怀念。
- 夜钟催鸟绝:夜钟声打破宁静,鸟儿已无归处,表达孤独感。
- 积雪阻僧期:雪的阻碍象征着现实对友谊的障碍。
- 林静寒声远:描绘静谧环境,增强孤独感。
- 天阴曙色迟:黎明的迟迟到来,反映出希望的渺茫。
- 今宵复何夕:对现状的迷惑与思考。
- 鸣珮坐相随:孤独的陪伴,反映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声远”,将声音与寒冷结合,增强了氛围。
- 对仗:如“今宵复何夕,鸣珮坐相随”,形成对称美,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出人在寒冷的冬夜中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
意象分析:
- 药酒:象征自我安慰与孤独。
- 灯焰:代表希望与温暖,但微弱而渺小,暗示生活的艰辛。
- 雪:象征阻隔与孤独,反映出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
- 夜钟: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的加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药酒”象征什么? A. 友情
B. 自我安慰
C. 财富
D. 健康 -
“今宵复何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期待
B. 迷茫
C. 快乐
D. 忧愁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姚合的《喜马戴冬夜见过期无可上人不至》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描写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但姚合更多地通过自然环境来渲染情感,而杜甫则通过亲情的牵绊来表达深切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