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暠师诗》

时间: 2024-12-29 17:48:36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元暠师诗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诗人说,即使离开了高门大户,也必须忍受这样的地位所带来的悲伤。即便心中仍怀念鲁地的情怀,力量却无法回归。家乡的五柳树仍在,而世间却是灯火辉煌。不要让金钱的诱惑左右自己,无生的道理自然会得到弘扬。


注释:

  • 侯门:指高门大户,象征权贵的家族。
  • 辞必服:辞别时必定要服从某种规矩或礼节。
  • 忍位取悲增:忍受地位所带来的悲伤。
  • 去鲁:指离开鲁地,鲁地是孔子的故乡。
  • 家山余五柳:指故乡的五柳树,表现对故乡的怀念。
  • 千灯:象征繁华的世间。
  • 金钱施:指金钱的影响和诱惑。
  • 无生道自弘:无生的道理自然会被传播和弘扬。

典故解析:

  • 鲁地:指历史上的鲁国,孔子的故乡,象征儒家文化。
  • 五柳:可能指诗人柳宗元自己所栽种的五棵柳树,表现对自然和故乡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宗元,号柳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与王勃、骆宾王并称“初唐三杰”,与韩愈并称“韩柳”。柳宗元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柳宗元贬谪期间,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送元暠师诗》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头,柳宗元以“侯门辞必服”引入,表明他对权贵生活的看法,似乎在表达一种厌倦和不满。接着,诗人讲述了自己即将离开鲁地,心中虽有不舍,但力量却不足以回归,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深感惆怅。

接下来的“家山余五柳”则是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五柳树成为他心灵的寄托,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宁静。而“人世遍千灯”则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出世间的繁华与浮华,暗示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容易迷失方向。

最后一句“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则是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金钱虽重要,但更应注重精神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这种理性的反思使整首诗升华,成为表达情感与哲理的完美结合。

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细腻而深刻,字句之间透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柳宗元的文学才华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侯门辞必服:在高门大户的辞别中,常常需要遵循某种规矩。
  2. 忍位取悲增:为了获得某种地位,忍受由此带来的悲伤。
  3. 去鲁心犹在:离开鲁地,心中仍然挂念着那里。
  4. 从周力未能:虽有志向追随周朝的理想,但力量不足。
  5. 家山余五柳:家乡依旧有那五棵柳树,象征故土的美好。
  6. 人世遍千灯:世间的繁华与喧闹,灯火辉煌。
  7. 莫让金钱施:不要让金钱的诱惑左右自己的选择。
  8. 无生道自弘:自然会有无生的道理被传播与弘扬。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金钱施”与“无生道”,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五柳树不仅是自然意象,也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 对比:繁华的“千灯”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突显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关怀。诗人在送别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更在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权贵生活的反思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柳宗元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侯门:象征权贵与地位。
  • 五柳:象征故乡与自然的宁静。
  • 千灯:象征世间的繁华与浮华。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也深化了诗的主题,展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侯门”指什么?

    • A. 贫民窟
    • B. 高门大户
    • C. 学校
  2.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忘怀
    • B. 眷恋
    • C. 无所谓
  3. 诗中“千灯”象征着:

    • A. 贫穷
    • B. 繁华
    •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柳宗元《送元暠师诗》与王之涣《登鹳雀楼》在意象表现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然而前者更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与友人的关怀,而后者则侧重于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志向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