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郊居岁暮
柳宗元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白话文翻译:
在山郭的屏风后居住,年末时节让我感到离别的惊慌。
远处传来樵夫的歌声,庭院中空荡荡的,只剩下残烬落下。
世事纷扰因为距离而远离,心中的欣赏随着年份的流逝而减薄。
默默思考这又是为了什么,徒然使得今天与昨天无异。
注释:
字词注释:
- 屏居:屏风后居住,隐居之意。
- 负山郭:依傍山和城郭而居。
- 岁暮:年末。
- 惊离索:因为年末而感到离别的紧迫。
- 樵唱:樵夫的歌声。
- 庭空:庭院空旷。
- 烧烬:烧过之后的余烬。
- 世纷:世事纷扰。
- 心赏:内心的欣赏。
- 随年薄:随着年岁渐薄,指时间的流逝。
- 默默谅:默默思考。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岁暮”的意象在中国诗词中常与离别、感伤、时光流逝等主题相关联,体现了诗人对岁月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和诗歌闻名,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散文,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及对人生的思考。此诗创作于他身处困境之时,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郊居岁暮》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篇以“屏居负山郭”描绘出一种隐居的状态,这不仅是物理上的隔绝,也是精神上的逃避。岁暮时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心境的转变交织在一起,诗人在面对年末的时光流逝时,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惆怅和离别的惊慌。
接着,通过“樵唱来,庭空烧烬落”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孤寂,樵夫的歌声在远处回响,而庭院中仅存的烧烬则象征着往日的温暖与希望的消逝。诗人借用自然景象的描写,折射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世事的纷扰使人无法亲近,内心的欣赏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薄。这种感受,恰好反映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敏锐观察与思考。
最后以“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收束,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思考,似乎在质问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意义。整首诗在朴素的语言中渗透着深刻的哲理,使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失落,也引发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屏居负山郭:隐居在山郭的屏风后,暗示诗人渴望远离喧嚣。
- 岁暮惊离索:年末时节,感到离别的焦虑,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野迥樵唱来:远处的樵夫歌声传来,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和谐。
- 庭空烧烬落:庭院空荡荡,只剩下烧烬,暗示着温暖的消逝与孤独。
- 世纷因事远:世事纷扰使人心远,反映出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
- 心赏随年薄:内心的欣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突显生命的短暂。
- 默默谅何为:默默思考,质问生命的意义。
- 徒成今与昨:最终感叹,今天与昨天没有实质的区别,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暮比作离别,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 拟人:樵夫的歌声仿佛与自然对话,营造出一种人声与自然融合的意境。
- 对仗:诗中对偶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离别伤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隐居的生活和对自然的观察,反思社会与自身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屏居:象征隐逸与逃避。
- 岁暮: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年末的感伤。
- 樵唱:自然和谐的象征,生活的乐趣。
- 烧烬:暗示温暖的消逝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宗元的《郊居岁暮》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离别的惆怅
B. 自然的美丽
C. 朋友的友情 -
“庭空烧烬落”中的“烧烬”象征什么? A. 生机与希望
B. 温暖的消逝
C. 战争的残酷 -
诗中提到的“樵唱”指的是? A. 樵夫的歌声
B. 诗人的吟唱
C. 离别的哀歌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柳宗元的《郊居岁暮》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表现出宁静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在意象与情感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